(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临近发货时间却突然被告知缺货,快递显示“已揽收”却迟迟没有下文,催问物流进度却被各种搪塞、敷衍……消费者遇到这些情况,很有可能是掉进了商家虚假发货陷阱中。
虚假发货是指各类电商通过上传快递单号“制造”发货动作,实际上并未真实发货的情况。少数商家由于售前缺乏对订单数及出货量的合理预判,超额销售后既不愿损失客源,又碍于平台制定的发货时效规则,便玩起虚假发货把戏,为填补库存争取更多时间。此外,预售刷单、数据造假和恶意收集买家信息进行转卖也是虚假发货的常见原因。
商家的虚假发货行为,不仅违反电商平台规则,影响自身信誉,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还可能涉嫌构成欺诈。因为短期货源不足无法及时发货,商家理应与消费者主动沟通,协商解决问题,但如果刻意玩套路来欺骗,这种竭泽而渔的行为只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最终丢掉口碑和人心。
诚实守信是市场壮大、交易畅通的基础。要有效整治虚假发货乱象、构建诚信的网络交易环境,加强平台合规治理和行政监管执法硬约束。
目前,主流电商平台已制定相关规则,提高对商家虚假发货行为的惩罚力度,比如按照商品实际成交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消费者赔付红包等。但从平台端来看,惩治虚假发货行为不能一“赔”了之,需采取更多有效规约,如采取下架商品或服务、平台禁入等措施,提升存在此类失信行为商家的违规成本;同时应充分回应消费者维权诉求,畅通维权渠道,形成消费者反馈与商家信用评价的关联机制。
童云斐
上一篇:实时焦点:韩元加速贬值致经济承压
下一篇:时讯:“橱窗基金”真的稀缺吗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