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大兴安岭8月15日电 题:林海飘来菌子香:从“尝鲜”到“领鲜”
中新网记者 张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夫妻俩种菌菇已经十几年啦,如今每年能增收十几万元呢。”记者见到汤义时,他正在自己家的“蘑菇屋”里忙乎着收新一茬的滑子菇。
汤义是内蒙古森工集团阿里河森工公司齐奇岭林场的一名林业职工,面对记者的采访,粗犷的他没有太多的词藻,脸上却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图为村民种植滑子菇。 赵兴祖 摄齐奇岭,鄂伦春语意为“耸立的山峰”,齐奇岭林场位于中国三少民族之一鄂伦春族聚居地--鄂伦春自治旗境内,生态功能区总面积3.25万公顷。
天保工程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实施后,2012年,齐奇岭林场走上产业转型之路,发展珍贵树种培育、蓝莓、榛子、食用菌、生态旅游和山产品保护改良培育6大产业。
从“尝鲜”到“领鲜”,如今的齐奇岭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食用菌之乡”。
汤义是林场里第一批“投资”食用菌产业的林业职工之一,“我媳妇儿有‘手艺’,2008年我家就开始尝试培育菌菇了。”
利用本地锯末为培植菌盘原料,首次试种10000袋滑子菇,“居然喜获丰收,纯收入40000多元呐。”对于当时年收入20000多元的汤义来说,这笔“尝鲜款”让他尝到发展林下经济的甜头。
第二年,汤义开始扩大滑子菇的培植规模,并将栽培技术共享给身边和其它培植户,共同发家致富。
这些年,齐奇岭林场结合地域优势和技术优势,推行“企业+基地+林户产业”的经营模式,帮助职工和村民发展食用菌产业,同时还成立食用菌协会,统一发送食用菌培育的原材料。
2017年,齐奇岭林场的食用菌产业已经形成规模。
图为村民种植滑子菇。 赵兴祖 摄“目前,整个林场总共386户、574人,80%都从事食用菌产业。”齐奇岭林场主任马志如是告诉记者。
马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袋滑子菇至少能挣1块钱,这就调动起了大家的积极性。”
“每天凌晨3点钟开始采蘑菇,太阳一出来就铺开晾晒。”马志说,随晒随卖,一点儿都没有积压,“价格高的时候能卖到一斤32元。”
如今的齐奇岭林场一年四季都很热闹,随着季节不同,培育出猴头菇、木耳、滑子菇、黄绒菇等菌菇品种,大家通过技术互助、原材料互建,将销路打开,“客户已经几乎覆盖了整个东三省。”马志自豪极了。
今年,齐奇岭林场辖区职工和村民的年培植量达到600万袋,培植户平均年至少可增收50000至60000元。
马志说,接下来,林场将启用保鲜基地,把绿色新鲜的菌菇送到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完)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