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长沙7月17日电 题:“花木之乡”兴起“庭院经济”
(相关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唐小晴
推开一扇铁门,造型各异、青翠欲滴的罗汉松映入眼帘。往前移步,还有亭台、假山和养着金色锦鲤的池塘。这并非公园,而是湖南长沙浏阳市柏加镇渡头村55岁村民谢炳辉的私人庭院。
“这个院子就是卖场,主要培育罗汉松、广玉兰等精品苗木。我的一棵罗汉松卖了20万元(人民币,下同)。”自建洋房、买了三台小汽车的谢炳辉正给一棵市值158万元的罗汉松修剪叶片。
位于长沙东部经济走廊的柏加镇花木种植面积3万亩、1200多个品种,全镇90%以上农民从事花木种植、生产、销售,园林手艺农民千余名,有“中国花木之乡”之誉。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依托特色产业,柏加镇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去年,柏加镇农业产值达60.2亿元,其中罗汉松全产业链产值34.8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万元。
不过,早期柏加镇花木产业是粗放、分散的。随着产业逐渐壮大,转型迫在眉睫。
“镇上开始办培训班提高科研水平,农民掀起学习热潮,取得花木种植相关资质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有好几百人,很多是高级、中级园艺师。”在柏加镇林业站工作过的肖海军说,通过兴建花木大市场,柏加花木产业开始从分散走向集中,经营方式由产地输出型变为中转集散型。
爱钻研的花农开始朝盆景、树桩、造型花木等精致产业发展。“卖树变成卖‘艺术品’,新职业花木造型师开始出现。手艺独特的苗木造型师日薪有大几千元。”41岁的唐宇林是罗汉松“造型大师”。一棵进价1600元的罗汉松,经其培育、造型,售价高达21.8万元。
走进唐宇林的园林,犹如一个罗汉松“博物园”。他介绍,这些罗汉松的造型有悬崖式、临水式、迎客式,卖出后的栽种场景也不同,可门前对植、中庭孤植,或于墙垣一隅与假山、湖石相配。
“造型后的罗汉松价值很高,每一棵都是‘艺术品’,且是‘孤品’。”唐宇林说,以前的花木造型简单、千篇一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开始享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悠闲生活。越接近自然的庭院景观越受青睐。这就要求花木造型师集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这全国五大流派优势于一身,再发挥所长因材旋艺。”
近十年来,在消费升级背景下,花农们又开始掘金“庭院经济”。“每一个庭院,就是一个园林,就是一个卖场。”渡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莹介绍,村民开始用山水造景方式,“芳林列于轩庭,清流激于堂宇”,把苗木基地与家合二为一,这样既产生经济效益,又美化乡村环境。
许多视野开阔、懂潮流的大学生也回到家乡,创新造型技术和产销模式。
从天津美术学院毕业的付俊雄,将自己从绘画、摄影中培养的审美“嫁接”到园林设计,让人仿若置身自然山水。“父辈们主要是种植、经营,我要做的不仅是打造一个卖场,更是打造一个有美学价值的园林,让更多人感受到花木是有艺术感的。”付俊雄说。
目前,柏加镇存量苗木资产已超300亿元,成为中南地区最大花木集散地和种苗繁育基地。“接下来,还要大力培育园艺造型师、乡村工匠、新型职业农民,让‘庭院经济’加速赋能乡村振兴。”柏加镇党委书记熊宜武说。(完)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