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敏
4月22日晚间,恒瑞医药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59.06亿元,同比下降6.59%;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5.3亿元,同比下降28.41%;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42.01亿元,同比下降29.53%。
过去的一年,恒瑞医药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业绩承压、总市值缩水超2000亿元、医药创新竞争日趋激烈,被称为“市场风向标”的高瓴资本退出前十大股东……但即使如此,恒瑞医药依然大手笔投入研发——这也是公司走出估值与发展困境的必然之路。数据显示,公司2021年累计研发投入62.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34%,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3.95%,创公司历史新高。
多因素致业绩下滑
一季度业绩承压明显
业绩下滑的压力延续至2022年。恒瑞医药公布的截至2022年3月31日一季度经营业绩显示:今年一季度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54.7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8亿元。
恒瑞医药表示,由于公司加快研发投入,集中带量采购、国家医保谈判产品大幅降价导致毛利率下降,原辅材料及其他各项成本价格持续上涨,以及2021年初运营和人员成本高等因素综合影响了公司的业绩表现。
有分析认为,在疫情持续影响、行业变革与竞争加剧等大背景下,恒瑞医药转型阵痛持续,一季度业绩承压明显。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创新药对业绩贡献是恒瑞医药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但公司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未在年报中披露创新药板块对业绩贡献的比例。
“目前公司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持续的创新产品上市。”医药战略专家史立臣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裁员数千人
加速引入新鲜血液
记者注意到,在业绩承压的当下,恒瑞医药对组织架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裁员是恒瑞医药一直未回避的话题。恒瑞医药介绍,2021年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适应产业变革所带来的更高要求,围绕“精兵简政、资源整合、加强管理、提质增效”十六字方针,推进组织运营进化,持续优化公司治理。
“公司大力推进销售改革,对组织架构进行整合提效,撤销区域层级架构,大幅减少低绩效省区及办事处,整合销售运营、营销财务、支持部门职能,精简销售人员,销售人员由年初的17138人优化至13208人,进一步降低销售运营成本,提升了销售运营效率。”
今年4月份,恒瑞医药重要高管离职更是引发了市场的关注。4月12日晚间,恒瑞医药宣布公司副总经理邹建军辞职。
与此同时,恒瑞医药火速提拔两位研发高管,分别是任命张晓静为恒瑞医药副总经理、首席医学执行官(肿瘤);任命王泉人为副总经理,其也是恒瑞目前最年轻的副总经理。
此外,恒瑞医药介绍,公司加强组织人才建设,2021年共引进600多名核心技术人才,其中200多名具有博士以上学历、100多名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验。
大手笔投入研发
推进创新战略
记者注意到,面临着市值与市场双重压力的恒瑞医药仍在稳步推进公司的创新战略。
数据显示,公司2021年累计研发投入62.03亿元。其中,恒瑞医药加大了出海的步伐,去年海外研发投入共计12.36亿元,占总体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19.93%。
与此同时,恒瑞医药有意识的广泛布局多个治疗领域,并逐渐向纵深发展。
此外,恒瑞医药加快推进早期研发与转化医学建设,以高质量的内部数据支持早期开发策略选择;同时,恒瑞医药建立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的新技术平台,如蛋白水解靶向嵌合物(PROTAC)、分子胶、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多特异性抗体、基因治疗、mRNA、生物信息学、转化医学等。
“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重新回归之后砍掉了很多研发项目,尤其是仿制药项目。在创新药布局持续增多的背景下,竞争格局较好的产品是恒瑞医药转型的关键。随着创新产品的落地,公司的竞争力会有进一步增强。”史立臣向记者表示。(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