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 陈溯)18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回答相关提问时说:“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对国内的影响也在加大。但总的看,商品和服务市场供给能力比较充足,保持价格稳定具有较好基础。”
当天的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现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比较大,进入4月份以后,更多城市实行对疫情的管控,同时价格又往上走,这会不会加大滞胀的风险?”
付凌晖说,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一季度,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1%,比1-2月份涨幅略有扩大。核心CPI上涨1.2%,涨幅与1-2月份持平。从月度来看,3月份CPI涨幅有所扩大,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核心CPI上涨1.1%,涨幅与上月持平。
谈及3月份CPI涨幅扩大的原因,付凌晖表示,主要是受鲜菜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受疫情和天气因素影响,3月份鲜菜价格由上月的同比下降0.1%转为上涨17.2%。3月份国内能源价格同比上涨13.4%,涨幅比上月扩大1个百分点。二者合计影响CPI上涨1.32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的近九成。
“从走势看,尽管存在国际输入性因素以及部分鲜活食品短期供给压力,但总的看,CPI保持温和上涨的有利条件比较多。”付凌晖说,从需求看,消费和投资需求仍处在恢复之中,对价格拉动作用有限。从供给看,粮食生产连续丰收、库存充裕,生猪产能总体恢复,猪肉供给总体充足,价格还在下降。
他表示,中国商品和服务市场供应能力比较充足,3月份,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处于较低水平,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同时,市场保供稳价的措施还会持续显效,也有利于价格稳定。“价格保持总体稳定温和上涨的态势还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完)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