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组建18个产业(人才)联盟——
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协同共赢
本报记者 周 琳
3月21日,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发布消息称,通过“现金+股权”方式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目前该所已有多名教授享受到股权激励的红利,股权收益为1000万元至1亿元不等。
“这得益于天津滨海新区对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支持和所里创新考核评价的激励。”该所研究员张学礼告诉记者,通过刻苦钻研,自己带领的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全生物法生产L—丙氨酸产业化,生产成本和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40%以上,废水量降低约90%。随着华恒生物在新三板挂牌,张学礼的股权收益也水涨船高。
这是天津滨海新区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缩影。去年以来,滨海新区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理念更新、机制革新,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和协同推进机制。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已按产业供需原则,围绕主导产业体系组建了生物医药、新能源等18个产业(人才)联盟,联结企业和高校院所1807家,吸引集聚研发人员2.3万余名,促成2200余个产业链合作项目,涉及资金超1400亿元。
“联盟的成立让企业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中由‘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以联盟名义举办的人才对接会、产才洽谈会、培训交流会等活动,让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进来。”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牵头企业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毅表示,他们享受着联盟内人才共享、科技交流、成果转化、商业合作等全方位的对接服务。
天津滨海新区以共同缔造为协同成长的发展模式,实现人才联盟内“政、产、学、研、金、用、服”创新要素高效联动,为产业与人才融合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目前,滨海新区5个开发区及6个街镇先后成立34个各具特色的共同缔造理事会,串联起72个主题园区的8000余家企业,发起政策宣讲、银企对接、项目撮合等活动98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近1100个。”滨海新区区委人才工作局曹辉介绍,为进一步完善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生态,新区实施高层次人才服务证制度,为近千名人才提供健康体检等29项“专家+管家”式服务。
“别小看服务证,它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免费体检、景点代金券、推荐家政企业等都能帮助做到。”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成员单位天津纳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静说。
滨海新区还建立起“人才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帮助人才协调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1800余件,建成35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惠及人才25万余名,让相关人员安身、安心、安业。“滨海新区将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动产才融合发展,深化人才评价改革,丰富多元校地合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源源动力。”曹辉说。
本报记者 周 琳
下一篇:农资稳价保供助春耕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