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社会 经济 快讯 文化 时尚 女性 科技 汽车 综合 快报

“稀有”卡牌价格数十万 小小卡牌为何成青少年社交密码

2022-03-15 05:45:10 来源:光明日报

小小卡牌为何成为青少年“社交密码”

放学后,刚上小学一年级的男孩贝贝兴奋地把他的文件夹夹在胳膊下,匆匆来到小区,等待陆续放学回家的小朋友。每走过来一个小朋友,他都露出笑容,问:“换吗?”然后打开文件夹,那是满满的一本“奥特曼卡牌”,有各种各样的形态,有的是三维立体的,有的是透明闪亮的,有的是五彩斑斓的;有各种各样的“级别”,从“R”(英文单词Rare,指稀有)到“SR”(英文单词Super Rare,指超稀有)“SSR”(英文单词Superior Super Rare,指特级超稀有)等应有尽有。很快,不少小朋友加入他的行列,大家互相谈论着新出的卡牌,时而交换一张“同级别”的卡牌。

寒假结束后,小朋友们的压岁钱充裕了起来,手里卡牌的种类更多了。不少家长反映,卡牌甚至成为孩子们社交的必备工具。“开始以为这只是普通的玩具,没想到现在孩子越来越沉迷其中,除了买卡牌,还要搞‘对战’,在这方面的花费越来越多。”北京市朝阳区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刘锡告诉记者自己的苦恼。

奥特曼卡牌有多受欢迎?记者发现,这些卡牌是日本某知名影视剧的文化衍生品,卡牌上印有这部影视剧中的英雄和怪兽形象,并标注其武力值。2月27日,售卖卡牌的某公司刚刚攻城略地,在郑州开设华北地区第二家旗舰店。在论坛上,一张“稀有”卡牌能被叫出上万元到数十万元的价格,甚至有“专家”出教学视频,教家长学生通过“算法”买到高级别卡牌。

一张如扑克牌大小的卡片为何俘获了众多孩子的心?这种游戏沉迷有解吗?如何让青少年有良好、健康的收集爱好?记者走访了购买、收集卡牌的群体。

孩子:不断购买、不断重复、不断交换、不断丢弃

谁在买卡牌?记者走进一家卡牌旗舰店,店员介绍,这里有火影忍者、叶罗丽、小马宝莉、哈利波特等知名IP卡牌销售,但最火爆的还是奥特曼卡牌。这些卡牌的售价从几元到上千元不等。家长反映,价格越低的卡牌开出的“英雄”越少,几乎都是怪兽等“反面人物”。店员也表示,价格越高,英雄的级别、卡牌的级别、稀有卡牌的数量就越多。“最好的套装是当年的新年限量版,我们出完就绝版了,很有收藏价值。”店员小磊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数万元一张的卡牌都是当年我们的限量版。”

同时,限量版采取了会员制的销售模式,有一定购买门槛。旗舰店会给会员发放购买券,凭券购买。店员表示,这是为了保证卡牌的“稀缺性”。

限制购买,勾起了孩子们“买到就是胜利”的胜负观;与此同时,这些卡牌在大量地重复印刷。一盒卡牌有30包,每包有8张卡,大部分家长和孩子一次购买一盒。打开包装,记者发现这240张卡里充满了重复的人物。由于不能单独购买想要的卡牌,很多孩子当场拆开盒子后就扔掉了一部分卡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旗舰店中放置有废卡回收桶,专门回收孩子丢弃的崭新卡牌。店员保证,由于防疫卫生考虑,这些丢掉的卡牌不会重新包装售卖。那么,这些重复卡牌的命运是刚被售卖就被扔掉了。这也是不少孩子相互交换卡牌的主要原因。

商家设计了一些概率算法,而中小学生很难精确计算出如何买到合适的卡牌,只能不断购买、不断重复、不断交换、不断丢弃。

卡牌吸引青少年的原因还有一点,店员小磊告诉记者,卡牌分为收藏型和对战型两种。收藏型卡牌主要展示的是英雄人物的“级别”高低,对战型则是从虚拟走向现实,每盒对战型卡牌都标注着“英雄对决”的字样,打开后有两包卡和一张“战区地图”组成,地图上还密密麻麻印有对战规则。店员解释:“基本的原则就是‘比大小’,比英雄人物技能强弱。”旗舰店有十几张对战桌,店员告诉记者,每周会有老师现场教学,每月还会组织现场对战,孩子们热情很高。“大多数是男孩子,从四五岁到十几岁都有,几乎场场爆满。”

旗舰店内滚动播放着由明星家庭代言的广告,墙壁上有大大的光柱组成“你可以相信光”,还有英雄们的等身模型,非常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家长:从“不反对”到“有隐忧”

有多少孩子沉迷卡牌?记者随机在某小学放学的时候做了一个统计,三年级某班男生或多或少都在玩。“没有人不玩,只是沉浸程度不一样。”跟班老师告诉记者。

然而,今天的中小学生家长,在自己是中小学生的时候,也曾经收集过大大小小的卡牌,有某干脆面的“水浒卡”、某品牌“三国卡”,甚至某些影视明星的周边卡片。他们也曾彼此交换,也曾爱惜地小心收藏。因此,当今天的小学生沉迷卡牌的时候,不少家长对此心态“有些矛盾”。

“我心中又理解,又隐隐有些担心。当年我也曾为了‘水浒卡’买过很多干脆面,为了收集一张‘宋江’绞尽脑汁。但是今天,当孩子被卡牌紧紧绑定的时候,我觉得有些不对。我们当时只是为了集齐一整套卡片,今天的孩子小的时候集卡,大一点了会参与对战,再长大还有Cosplay(角色扮演)等活动,这样的‘用户黏性’让我对此很发愁。”北京市海淀区小学二年级家长李远霞告诉记者。

李远霞的矛盾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担心孩子过度沉迷,另一方面又担心这是孩子中间的“亚文化”,是属于他们的“交流密码”,一旦“切断”也许对孩子心理健康不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李远霞的经历代表了大多数家长的心情。由于自己的童年经历,刚开始,家长们对孩子集卡的态度都是“不反对”甚至“乐见其成”的,只把卡牌当作一种普通的玩具或者是普通的收藏。他们和孩子一样,并没有做过深入的研究就“一头扎了进去”,直到发现孩子的“黏性”越来越强,才如梦方醒。李远霞介绍,她身边的家长中,有人会一气之下剪碎孩子的卡牌、没收孩子的卡牌,但是在孩子考出理想的成绩后,又忍不住买孩子最喜欢的卡牌作为奖励。

“每一盒卡牌背后都有‘合理消费,切勿沉迷’的字样,但是它们的每一个规则都精准地射中孩子的心,无论是社交属性还是对战属性,都如此让人沉迷,孩子们怎能不上瘾呢?”李远霞告诉记者。

老师:宜疏不宜堵

青岛启元学校专职心理教师郭凤告诉记者,儿童沉迷卡牌游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商家有针对性的商业销售行为满足了儿童的心理发展需求,导致他们在面对卡牌游戏的时候防不胜防。其次,家长对孩子观看的‘媒体’内容或使用的游戏工具缺少了解和筛选,导致盲目‘入坑’。再次,一些家长没有重视早期对孩子的高质量陪伴,没有建立起健康的亲子关系。最后,当家长发现卡牌游戏对孩子的不利影响难以控制的时候,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让儿童‘戒断’,这容易导致亲子冲突和儿童的逆反心理。”郭凤说。

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初一班主任教师李晓同样认为,这种集卡游戏风靡的原因很多。“亲子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是否沉迷于某一种游戏,但是产生沉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和孩子们的年龄段、所在班级和学校的风气都有关系。”李晓告诉记者。

如何避免卡牌沉迷,让孩子养成健康的兴趣爱好,对一些不良的爱好有鉴别能力?郭凤认为:“从儿童成长的早期,家长就要注意对他们观看的内容和玩具游戏进行筛选。数据显示,5岁以下的儿童最喜欢色彩鲜艳的、剧情简单直白的动画作品。家长要做好筛选,避免一些简单粗暴的情节成为孩子早期的‘精神食粮’。同时,要重视亲子关系的质量,越是玩一些创意性的玩具时,越要和孩子做好沟通,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陪伴和关注。此外,对孩子的消费行为要建立规则意识。一些孩子的父母不让他们玩卡牌,他们就偷偷让爷爷奶奶买卡牌。家长们可以通过家庭会议的方式,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谈谈自己对消费的看法,这样久而久之,孩子的观念也会有变化,也会建立起健康的消费观念,对于卡牌规则中重复浪费的部分产生怀疑。当然,家长一旦发现和孩子在游戏方面的观念有明显冲突,一定要停下来及时修复,不能一味地埋怨,更不能一刀切,宜疏不宜堵。”

李晓认为,在处理“沉迷与否”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矛盾,家长的原则是要“柔性处理”而不能“刚性处理”。“家长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用巧劲儿,而不是使蛮力,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独立性的增强,家长会有越来越多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希望在相关法律法规上对这类游戏设置相应准入制度。某“潮玩”公司法律顾问王晶告诉记者,目前除了购买相应影视作品的制作版权外,在市场准入方面没有更多相关规定。有老师提出,希望这类游戏能参照网络游戏中针对儿童的相关规定执行。

(本报记者 姚晓丹)

关键词: 奥特曼卡牌

上一篇:国内最大跨度多功能斜拉桥完成首批斜拉索索力调整

下一篇:全国抢耕战 气候变化下的一场特殊春耕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