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财经3月12日电 (石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革命及最终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按照‘3060’时间要求,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任务重、时间紧的系统性工程,其中电力新基建、电网数字化转型、电力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等建设方向都需要深度拥抱新技术与新模式”。
2022年,中新财经联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推出“两会经济观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李纪珍在接受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专访时如是表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李纪珍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供图需继续加强电力“高速公路”建设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主要是以火力发电为主,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核电等发电形式作为补充。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5%,上升了1.2个百分点。
随着新能源的比重逐渐提高,能源资源与需求呈逆向分布的问题开始凸显——我国的水电、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区域多数距离用电需求中心较远,这就针对电力传输系统提出了要求。
对此,李纪珍表示,电力新基建中的特高压技术,可以解决电力供需错配及新能源消纳难题。特高压被称为电力“高速公路”,是指交流1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以上的输电技术,可将我国西南水电、西北煤电、风光等电能输送至东部负荷中心。
他认为,“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我国需要继续加强特高压直流骨干通道建设、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建设,同时推动跨国电网互联互通,真正适应“双高”、“双峰”形势下新能源并网和消纳,推动电力系统转型升级。
电网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推动能源革命,新能源占比上升随之要求电网结构也要发生变化。李纪珍认为,电网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未来要适应层次更加丰富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等需求,需要网络、平台等软硬件设施的支撑。
李纪珍分析称,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可以依托强大的“电力+算力”,通过海量信息数据分析和高性能计算技术,透过数据关系发现电网运行规律和潜在风险,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使电网具备超强感知能力、智慧决策能力和快速执行能力。
“‘双碳’目标下的数据增值服务应用需要大力加强”,李纪珍认为,能源电力数据可以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从规划、基建、运行、仿真以及全景展示等方面统筹并规划大数据的创新应用,以实现对电网的全景展现。通过驱动电力数字服务应用升级,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电网的智能化转型,走向“能源革命”。
李纪珍提出,新型电力系统仍需要解决经济性、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等诸多挑战,需要打造更加灵活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平台,支撑大规模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电力新基建、电网数字化转型、电力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等细分领域主流技术和运行基础都亟需升级重构。(完)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