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很多人跳槽,想要另谋高就,但老东家的年终奖,还能不能领?据市二中院统计,因年终奖引发的纠纷逐年增多,“80后”“90后”是讨薪大户,但胜诉率极低。昨天,法官就“如何索赔年终奖”给大家支招。
据法院统计,近三年来,因年终奖引发的纠纷,以每年近50起案件的速度递增。其中,“80后”劳动者正处于职业上升期和成长期,再加上家庭压力较大,对奖金的关注度较高;“90后”劳动者大多初入职场,学历水平较高,也更加注重公平合理,所以这两个年龄段的劳动者是索薪主力。但由于缺乏证据,劳动者的诉求往往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而且,很多人对奖金发放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别的单位发了年终奖,本单位就要发;去年发了多少,今年必须还得这个数,不能少!”法官介绍,其实,我国法律对年终奖并无强制性的统一规定,除非双方在劳动合同或薪酬确认单等文件中单独约定了工资性奖金外,用人单位有权根据本单位的经营状况、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及绩效表现等综合因素,自主确定年终奖等各类奖金是否发放、发放的条件及发放标准。这意味着,如果年终奖没有写入劳动合同等,那么劳动者索要该项奖金,将非常困难。
法官建议劳动者,合理规划职业发展,不要因为年终奖跟风离职、意气离职。决定离职时,也应合理选择时机,注意用人单位奖金发放相关规章制度,避免对自身合法权益产生不利影响。一般来说,临近春节跳槽,年终奖有可能“泡汤”——不仅拿不到老东家的年终奖,也有可能因为“入职年限”未满一年,无法领新单位的“年终奖”。
法官表示,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与用人单位就工作岗位、薪酬待遇等事项达成一致,并尽可能将薪酬标准、奖金发放等事项写入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还应注意留存年终奖发放的相关证据,例如劳动合同、奖惩制度、银行转账记录、奖金发放规定等。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涉并留存录音录像记录,避免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
法官建议用人单位,规范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对各类奖金的定义、性质、适用范围、发放条件、发放标准、发放时间及方式等尽可能作出明确规定,提高劳动者的可预期性。如果要修改奖金发放数额或者方式等,还要注意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奖金发放相关规章制度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否则程序违法,该变更无效。(记者 高健)
上一篇:中国传统的特产酒能够防癌?
下一篇:最后一页
责任编辑:FRT136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