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法国新总统能否走活“再工业化”这盘棋

法国新总统能否走活“再工业化”这盘棋

   2017-05-10 20:36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希拉克时代:“去工业化”催生“再工业化”

本世纪以来,法国工业就业人口持续下降。2006年,希拉克总统就“去工业化”日趋严重的现象,提出了针对6个行业的工业创新计划,力图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再工业化”。他表示,当欧洲或者法国的经济活力遭到怀疑时,法国应该果断选择依靠科学和创新来振兴国家工业的道路。法国已意识到在科研领域与美国等国家的差距,加强法国在工业和服务业的创新力度以及创造高素质的就业岗位是当务之急,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和解决民众就业的关键所在。

 2  萨科齐时代:金融危机提升“再工业化”地位

2008至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加深了法国的“去工业化”程度,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900多家法国工业企业关门。受此影响,萨科齐在2007至2012年就任法国总统期间,逐渐明确了“再工业化”的政策作用:前期主要为应对法国的“去工业化”问题,危机之后则成为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政策目标也逐渐明朗——促进产业回归、增加就业和复兴经济。“再工业化”战略渐成雏形。

 

 3 奥朗德时代: “再工业化”成为国家优先战略

奥朗德在竞选之初就承诺将“再工业化”和“生产振兴”视为其主要的施政目标,并最终得到大多数选民支持。随后,以“新工业法国”计划为代表的纲领性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新工业战略正式成为法国的一项国家优先战略。2015年4月14日,奥朗德总统亲自主持推出了作为“新工业法国”战略规划第二阶段重要举措的“未来工业计划”,明确提出了以工业工具现代化和通过数码技术改造经济模式为宗旨的“未来工业”。

 

 
 

马克龙部长曾优化“新工业法国”战略

 
 

 1  “新工业法国”起步阶段相对保守和发散

以2013年9月初法国推出“新工业法国”计划为起点,法国振兴制造业的顶层设计经历了“两步走”: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为第一阶段,在“新工业法国”计划框架下,确定新一代高速列车、电动飞机等34个优先发展的工业项目。

事实上,这一阶段的顶层设计存在保守性较强、核心不明确的缺陷:注重实用性和渐进性相结合,但是没有追求颠覆性创新发展;注重优先发展法国已经取得领先地位的领域,但对于德国掀起的智能制造等新潮流重视不足。这些缺陷也和当时法国刚刚拉开工业复苏帷幕、正在探索起步之中,以及时任法国经济部长阿诺·蒙特堡等人具有浓厚的“法国优先”思想有关。

 2  马克龙坦诚法国工业“落在德国之后”,明确提出与德国工业4.0“自然对接”

2015年5月至今为第二阶段。时任法国经济部长的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宣布“新工业法国”进入第二期,并将原先的34个优先发展项目改组到以“未来工业”为核心,以新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城市、环保汽车、网络技术、新型医药等9个新兴领域为支柱的战略布局。

 

在这一阶段,法国政府的顶层设计有两大完善:一是意识到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将旨在发展数字化生产以及推动企业商业模式转型的“未来工业”,确定为振兴本国制造业发展的最重要核心;二是更加务实和开放,坦承法国已“落在德国之后”,明确提出“未来工业”要和德国“工业4.0”平台“自然对接”。

 

 
 

 

 
 

“大区生态化发展”能成为“再工业化”的新药方吗

 
 

 1  “再工业化”的重心将从调结构转到促创新

“再工业化”是调整产业格局的重要手段,但其发挥的作用将不仅限于此。新兴产业是未来工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由于围绕新兴产业所形成的产业群可能成为下一轮全球经济繁荣的支撑点,因此将是“再工业化”的主攻方向。

国际比较表明,虽然法国在研究领域的国家投入方面有很好的表现,但在创新链后端的发展水平还不够,公共机构与私营机构之间处于低效合作的状态,还没有建立起一个代表中央政府发展目标的国家创新系统,不利于国家产业战略的推动和发展。如何将“再工业化”的深入与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完善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已成为法国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2  马克龙部长的“大区方案”能否成为法国“再工业化”的新药方

依照马克龙总统竞选期间的承诺,他将试图通过减税、削减政府部门工作岗位、减少开支和加大投资来振兴法国经济,还将计划改革劳动力市场,赋予公司更多的灵活性来协商工作时长和薪酬,但同时也将扩大福利范围。

值得持续关注的是,2016年担任法国经济部长的马克龙和另外一名部长米歇尔·萨潘,曾先后公布了“法国创新与国际化经济发展的大区方案”(注:2016年,法国将本土现有22个大区合并为13个,故称大区)的相关工作内容,将法国基于创新的“再工业化”置于大区经济发展模式之中。大区方案于2017年1月1日开始施行,前期的工作重点是要把法国所有的创新政策聚焦在大东部区(Grand Est,由阿尔萨斯、香槟-阿登和洛林的三个大区合并而来)和奥克西塔尼(Occitanie,主要城市包括图卢兹、蒙彼利埃、尼姆、佩皮尼昂、蒙托邦等)两个大区。目前方案的推进工作以围绕企业创新为主,涵盖环境培育、融资、市场、员工培训与创业指导、企业自身等五个方面,发展目标是希望有更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加快成长为规模更大的企业。该方案体现出法国将以往对“竞争力极”创新生态的关注重心提升至大区层面,这也标志着法国对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

 3  具有法国特色的“再工业化”之路已逐步清晰且任重道远

从大区方案的相关资料可以看出,法国基于创新的“再工业化”政策的涉及范围已逐渐扩大,发展定位也更加清晰,相关内容正得到全方位的拓展、补充和完善。与此同时,法国“再工业化”的推进工作仍受公共债务巨额负担、整体投资不足,以及退休潮+工业劳动力减少、新兴产业高技能岗位人才稀缺+中低端工业人才不足+青年择业选择多样性带来的新就业问题等影响。但不论法国将面临怎样的外部经济竞争环境和内部政府换届、政策更迭变化,其“再工业化”的发展脚步,正朝着产业高端化、结构合理化、模式生态化的方向持续迈进。

 

 
 

法国的“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

 

去工业化是指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自20世纪80年代,由于全球生产格局的变迁和制造中心的转移,法国工业逐渐开始“去中心化”进程,只在本土保留了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较高的劳动成本(35小时工作制)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去工业化程度逐步加剧。从1980年至2008年,法国制造业附加值增长了36%,这是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的结果,却也造成了制造业人口急剧下降的情况。制造业的式微与实体经济基础的不稳成为事实,使得随后法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衰退明显。

“再工业化”不是一个新概念, 20世纪70年代,“再工业化”是针对德国鲁尔地区、法国洛林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日本九州地区等重工业基地改造问题提出的。“再工业化”概念的重提反映了发达国家对“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表达了重归实体经济的愿望。但绝不仅仅是恢复传统的制造业,而是超出了这个范畴,是在一次工业化基础上的二次工业化。实质上是推动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先进制造业,从而重新拥有强大竞争力的工业,并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成果引领和改造其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