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绿钥匙”开启“新罗源”
罗源书法家为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挥毫。
罗源县林业局组织绿化城市志愿活动。
罗源城区南江滨绿意葱茏。
鉴江野生红树林保护卓有成效。
绿荫鲜花丛中的罗源凤梅步道。
濂澳苍鹭栖息地风景优美。
省级生态村—罗源县碧里乡西洋村村苗圃基地生机盎然。
记者钱嘉宜刘复培文/摄
罗源的“绿意”开门见山,热烈而直白。昨日,记者从福州驱车向北,前往罗源采访。40分钟后,车子驶出罗源南水古收费站,只见一路绿树鲜花,春意盎然。
这条长约3公里的进城通道,放眼望去,仿佛一匹连绵不绝、层次分明的绿毯。不时映入眼帘的繁花,在浓绿的陪衬下,显得更加娇艳。光是在车上浮光掠影,记者就已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绿意。“罗源的这条‘迎客路’颜值真高!”路旁,来自闽侯的自驾游客陈斐一家停车驻足,定格下这不可多得的美景。其实,这条路只是罗源“全县造绿”的一个缩影。
且看一组数字:罗源县森林覆盖率达58.25%,建成区绿地面积470.38公顷,绿地率38.89%;建成区可计算森林覆盖面积365.38公顷,可计算森林覆盖率30.2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51平方米;每个乡镇50%以上的村保存有良好并连片的风景林。在创建省级森林县城中,大美罗川犹如一颗“生态明珠”,在罗源湾畔熠熠生辉。为何“创森”——延续优势、生态立县
事情还得从去年初说起。其时,罗源要创建省级森林县城(以下简称“创森”)的消息传出后,有些群众提出质疑和不解。有人说:罗源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生态资源优越,还需要“创”吗?也有人说:钱要花在刀刃上,不如把“创森”的钱用来搞基建,百姓肯定欢迎。
对此,罗源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不能把“创森”孤立地当作任务来看,必须依托“好底子”,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全面规划整合资源,才能延续优势,走出一条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之路。
“一座功能完善的城市,并不单纯仰仗高楼林立、人潮涌动,它更需绿色装扮。”罗源县“创森”办相关负责人说,罗源“创森”时间虽短,但绝不是临时起意。据介绍,2016年初“创森”工作启动后,县委、县政府立即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推进会议,并将之纳入2017年为民办实事重点工作之一。县里围绕“一带、两区、三屏、八园、十乡”总体布局,以“绿衔两区、三屏环绕、八园点缀、绿满城乡”为建设目标,有针对性地实施拆墙透绿、内外绿化、立体绿化改造等,并持续发力。
随着湿地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古树名木调查挂牌保护、生态科普宣传、千人义务植树、森林摄影大赛、森林书法创作展、森林美文评选等系列森林生态文化活动持续不断展开,全民绿化意识加速提升。今年3月举行的“县树、县花”评选活动,约有6万名群众通过电话、网络平台或直接投票参与其中。最终,香樟、山茶花在投票中脱颖而出,分别成为罗源县树、县花。
据介绍,“创森”以来,罗源县共投入资金4.07亿元,用于城乡绿化建设。这对于财政并不“富裕”的罗源来说,难能可贵。如何“创森”——全域规划、凸显特色
依平岗山山势缓行,耳畔有翠鸟啼鸣,鼻尖有花香四溢,大呼吸着山体“氧吧”产生的新鲜空气,令人心旷神怡,这是记者走在位于罗源县城中心的凤梅休闲步道上的感受。这条步道今年春节建成开放后,一举成为罗源百姓微信朋友圈中的新“网红”。
“在‘全线造绿’的基础上,我们又绞尽脑汁,增加了许多本地特色。”步道工作组组长、罗源县副县长蒋仁正给记者举例,步道两旁栽种的杜鹃花从罗源西兰乡高山移栽而来,唯罗源独有;“问云亭”前的大片梅花,暗合罗源“汉梅重开”的典故,寓意深厚。
同在平岗山山顶,与凤梅步道遥相呼应的,是罗源县“单位造绿”的范本——新建成的罗源县气象局。它占地近2万平方米,种植有十几种200多株本地果木、十余种花卉,绿地面积占了六成。“气象工作本身就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精心打磨园林景观,既能与周身环境融为一体,又便于气象宣传和气象观测工作的开展。”罗源县气象局局长邱洪华说。
平岗山山脚茂密的树荫下,记者碰上了正在纳凉的老伯雷兴洋。他掰着手指算道:这2年,光是在老城区,就有莲花山公园、梅岭公园、凤山公园、管柄公园、南北江滨公园、渡头湿地公园、凤蝶公园相继建成;在罗源滨海新城,景色更是优美怡人,其中世纪公园和滨海公园名声在外。据悉,2015年以来,罗源县建成区公园、道路、小区、单位等附属绿地绿化新增面积16.52公顷,绿化总面积已超过470公顷。
“创森”不能“千城一面”,更需要“全域规划”。在罗源城郊,自然景观同样美不胜收。
在罗源湾畔松山镇北山村近海,有一片远近闻名的红树林。每到晴天,海浪轻涌、白鹭翻飞、树枝摇曳……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令人想不到的是,因为多种原因,它曾经消失了四十多年。2011年,该村党支部书记于子赤在外考察时,看到那一簇簇久违了的红色,心中升起重新种植红树林的念头。“村里有一片沿海滩涂,若是能再造一片红树林,到时不仅可以享受青山碧海,也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绿色财富。”于子赤说干就干。经过多年努力,如今,800多亩红树林已成为北山村的“金字招牌”,“山海皆有绿林”的生态场面蔚为壮观。
伴随着如火如荼的村镇绿化建设,罗源乡村公园、通村道路、房前屋后美化绿化参与度越来越高,农村一派绿意盎然。全县有9个乡镇人均公园面积达到5.5平方米;全县共设立14个县级自然保护小区,面积达1921.49公顷;罗源湾北岸湿地面积7158亩,红树林种植面积1750亩,今年将继续栽种红树林800亩,进一步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维持生物多样性。
谁在受益——居民幸福、产业富足
“能在‘森林县城’里工作生活,真是惬意自在!”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让罗源老百姓收获了更多的幸福感。
“在外打工的亲戚朋友回来,到村里的生态公园逛一逛,都说不比城里差。”近日,碧里乡碧里村村干部带领记者走进村里的碧岩森林公园,脸上洋溢着自豪。占地150多亩的碧岩森林公园树木繁密,尤其是公园出处的5棵古松英姿飒爽,大的直径可达2.2米、树高30多米,引得游人驻足仰望。“以前带孩子逛公园,都得到城里去;现在公园建到了家门,真方便。”村民洪有才对记者说。
“创森”不是为了好听好看,关键还要让群众得实惠,地方得发展。
在罗源县霍乡百姓的眼里,“创森”带来的好处,莫过于送来了更多的游客。位于霍的畲山水景区,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拥有覆盖漫山的天然次生林和省内最大的百年红枫林,也是福建省为数不多的水质特别清澈、生态保护良好、人文景观丰富的峡谷景区。自景区开放以来,游客人数逐年递增,目前年游客量约10万人次。
“因为拥有高浓度的负氧离子,我们主打森林SPA,在省内小有名气。”霍乡副乡长雷丽斌说,森林旅游积极向好的同时,当地百姓的收入也不断提高。
霍乡岗尾村村民雷亨国的家,就在畲山水景区门。3年前,听闻家乡的生态资源将得到开发,他果断放弃在外乡的生意,回乡开起了农家乐,主打“畲家菜”。随着景区的提档升级,“山朋畲家乐”的知名度不断攀升,前来游玩的游客,总要来这里吃上一顿。雷亨国说:“旅游旺季忙都忙不过来,客人一茬接着一茬,年收入有十几万元。”
花木逢春,今年更艳。碧里乡西洋村中,福州最大苗木基地又开发试种了29个新品种;山垅湾油茶基地内,2000多亩油茶林长势喜人;小云村林下种植的竹荪、林芝,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许洋村林下生态养鸡,经常供不应求……随着绿色产业的发展崛起,罗源的林下经济迎来了春天。
图像版权路透图片标题山坡上许多房子倒塌大雨后摄政 至少有600人失踪后泥石流和洪水摧
副总统便士周三表示,他在总统特朗普的批评下表示赞成,他的言论指责了在白俄罗斯的夏
布里吉特Macron采访中证实,它将在星期五杂志,它的作用将是非依据一项法律,而是章程,阐
在星期三举行的仪式上,希瑟海耶(Heather Heyer)是一名32岁的受害者的母亲苏珊布罗
康沃尔郡的海鲜餐馆已经加冕最好的在英国每年食物指南,肘击坎布里亚郡L Enclume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