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各地“治酒令”能否刹住“整酒风”?

各地“治酒令”能否刹住“整酒风”?

   2017-02-10 10:33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各地“治酒令”能否刹住“整酒风”?

吃不消新华社发徐骏作

■据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

“每年要参加200次左右的酒宴,送出四五万元份子钱”“‘整酒风’变成了‘整酒疯’,人情债成了还不起的债”……“新华视点”记者近日在重庆、湖南等地采访了解到,当前,“无事酒”盛行已成为部分地区基层群众难以承受之重。为了刹住这股歪风邪气,不少地方政府出台“治酒令”。那么,“治酒令”能否刹住“整酒风”?

有的地方陷入恶性循环

“我去年‘吃酒’花了4万多元,人情负担太重了。”在湘西北石门县,一位姓杨的酒坊老板说。

在石门县,遇到红白喜事会摆“流水席”招待宾客,应邀出席的亲朋好友随“份子钱”表示心意,这种风俗被称作“整酒”“吃酒”。

在一些地方,这两年“整酒”名目越来越多,迁新居、考大学、过生日都是整酒理由,甚至怀孕整“保胎酒”、出狱整“洗心革面酒”。

“整酒”花样层出不穷,已成为部分群众沉重的负担。重庆三峡库区农民吕才富算了笔账:当地农民年收入平均不过三四万元,有些人份子钱就要交两三万元。“一半多收入交了份子钱。”吕才富说,一些低保户本来就收入低,现在却还要拿救助钱当份子钱。

在一些地方,“整酒”陷入恶性循环。一些人送过钱,就会想办法将钱捞回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找个名目“整酒”。在三峡库区,有的家庭为了赚钱,一年能摆两三次酒,摆完“生日酒”摆“升学酒”,摆完“升学酒”摆“乔迁酒”。

治酒规定千差万别

目前,针对“整酒风”不良现象,多地已出台“治酒令”,不过各地“治酒令”规定差异较大:

——有的地方只限制党员干部“整酒”,有的地方则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一起管。比如石门县的治酒令限制的对象是党员干部等公职人员;而重庆巫溪、巫山,贵州绥阳、习水等地将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一并纳入。

——各地普遍规定,除婚丧以外,不得以任何理由“整酒”,但在具体参加人员及“整酒”规模上,规定并不一致。比如,重庆巫溪将婚宴桌席限定在15桌(150人)内,贵州六盘水则规定嫁娶双方合办婚宴的规模控制在30桌(300人)内。

——对党员干部,各地普遍用党纪进行规范,但对普通群众,在违规“整酒”的处罚措施上各不相同,有的要求公安、食药监等部门进行查处,有的处罚饭店老板,有的甚至取消低保资格。

记者发现,“治酒令”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间效果差异较大。在只规范党员干部“整酒”的地方,党员干部管住了,但普通群众整酒之风依旧盛行。有些地方虽然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一起管,但因为对后者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群众“整酒”之风依旧。

治酒须掌握界限

在治酒过程中,有些地方的整治措施也引起争议。比如,有的地方规定,复婚不准操办酒席、群众操办婚嫁酒须填写申报表等。

“宴请的确成为群众不小的负担,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遏制‘歪风’,但规范不宜‘越界’。”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教授李萍说,各地最好订立村规民约、激活乡村自治机制来引导民间移风易俗。

记者发现,为了刹住“整酒风”,不少地方在探索利用村规民约进行引导。湖南省宁乡县大成桥镇大成桥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在倡导从新从简办理红白喜事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比如,“村民办红喜事,理事会送窗花剪纸、对联、自制花盆等”“村民办白喜事统一送慰问金200元、送挽联、花圈、鞭炮等,村干部不另送礼”。

巫溪县在整治“无事酒”的过程中,村规民约也起到重要作用。“村规民约填补了制度的漏洞,但要让村规民约落到实处,还需要从党员干部抓起。”巫溪县纪委书记张治民说。

湘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倪洪涛建议,刹住“整酒风”应走出处罚依赖症,政府可以用行政奖励等柔性方式进行引导,对不大操大办的实施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