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这个超越时代的创意,连乔布斯都没有看懂

这个超越时代的创意,连乔布斯都没有看懂

   2016-12-23 11:22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文 /王云辉,作者微信公众号:科技杂谈(keji_zatan)

1

1998年的某一天,保罗·雅各布走进了苹果公司CEO乔布斯的办公室。

乔布斯并不认识这个陌生的年轻人,但保罗的老爸是高通公司的创始人,而高通是全世界最强大的手机芯片公司,所以,乔布斯决定给保罗一点时间,听听他想说些什么。

"我给你看一个东西,"保罗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拿出一团东西,放在乔布斯的办公桌上,然后用很认真的口气说,"我觉得,这两个东西应该合二为一。"

那是一部手机,和一部Apple Newton(牛顿,苹果1993年推出的全世界第一款掌上电脑),它们被保罗用胶带紧紧地缠在一起。

"你看,Newton没有任何的无线通信能力,要连接电脑,唯一的办法是使用数据线,而手机只能打电话,"保罗说,"为什么我们不把它们合在一起?"

乔布斯笑了,他大声说,"噢,这是我听过最愚蠢的主意!"

从苹果公司出来,保罗走进了不远的Palm Computing,故伎重施。

Palm是另一家掌上电脑公司,在这个领域,它甚至比苹果更加强大。在1998年,它们已经销售总共超过2亿台掌上电脑,占有全世界超过60%的市场份额,正在销售的产品Pilot也红极一时。

这一次,Palm公司的CEO本侯姆(Eric Benhomou)的反应完全不同。

"这是我听过最棒的主意!"本侯姆兴奋地对保罗说。

他们立刻开始合作,1年之后,全世界上第一款智能手机正式诞生。

比iPhone的诞生,早了整整8年。

这个产品叫pdQ,由Palm和高通共同研发。它只有278克的重量,却拥有一个在当时堪称巨大的触摸屏(160×240像素),可以用手写笔写字、电脑无线同步文件,可以打电话、无线上网和收发电邮,甚至可以下载新的应用软件。

到2001年,pdQ一共在北美销售了数十万台。

虽然799美元的定价过于高昂,让pdQ没能进一步普及,但这种将手机和掌上电脑合并为一体的尝试,却为整个行业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由此,我们最终抵达智能时代。

2

给我讲这个故事的人,叫马丁(Roger Martin),是高通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知识产权战略师。

2000年,曾经有两位高通的工程师找到他问:"我们能申请一个专利吗?"

即使对高通这样的大公司来说,每年的专利申请费用,都是一笔需要仔细盘算的庞大开支。马丁的一个工作,就是做审核:哪些发明值得花钱申请专利,哪些主意可以直接毙掉。

"我们发明了一个设计,可以不用关机,就把手机的无线通讯功能关掉,这样在坐飞机的时候,也能一直开着手机了。"一个工程师说。

"噢,这是我听过最愚蠢的主意!"马丁说。

在这个年代,绝大多数手机都只有唯一的功能:打电话。而飞机上本来就没有信号,打不了电话。

给手机加一个关闭通讯功能的开关,纯粹是画蛇添足。

但这两个一根筋的工程师,一直不愿意妥协。他们坚持认为,除了打电话,以后人们应该会用手机做更多事情。

最终,他们说服了马丁。

如今,"飞行模式"已经成为每一部手机标配的功能。

现在看来,这个功能似乎稀松平常,就是按一个键,把所有的无线信号关掉,没有什么了不起。

但如果把这个发明放到16年以前,我们就只能说,这真的是一个超越了时代的天才发明。

因为,这个简单的开关背后,代表了对行业趋势变化的敏锐判断:手机将从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就能成每个人的掌上电脑。

它违反了当时所有人的常识和直觉。

但却代表未来。

3

当时,高通还做了另一个发明。

它把卫星定位和无线通信基站定位结合起来,给用户提供快捷且更精准的定位。

在此之前,唯一能够给人们定位的方法,只有卫星。但要让用户找到卫星,并进行准确的定位,有很大的困难。

对用户来说,这些困难最后的体现就是:

(1)从启动定位,到完成定位,大约需要一分钟的时间,甚至更久;

(2)定位的精度大约是半径一百米左右。也就是说,100米以内的偏差,都是"正常"的。

而高通的技术呢?

这个辅助GPS定位(aGPS技术)能够让定位在几秒钟内完成,而且精度误差不到1米。

然而,当高通兴致勃勃地找到T-Mobile等美国运营商的时候,却发现运营商们根本不感兴趣。

是的,他们说的还是那句话:"噢,这是我听过最愚蠢的主意!"

为什么呢?当时的定位技术主要应用于军事、地图测绘等领域,运营商们不知道用户有什么样的需求,会在手机里用到定位。

最终,高通花了大约5年的时间,才说服北美的运营商们将这个技术付诸商用。

当然,我们现在都已经知道,精确的定位已经成为手机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无论是导航、叫车、外卖,乃至更多应用,都只有知道你现在在哪,才能为你服务。

昨天的离经判道,今天已经习以为常。

4

在高通公司的美国总部里,有一面闻名遐迩的"专利墙",从一楼直到二楼,密密麻麻挂满了1395张专利证书。

在行业内,这面墙又被称作"哭墙"。因为这些专利,产业链中的几乎所有公司,都必须要向高通支付不菲的专利使用费。

它们只是高通的很小一部分专利:目前,它拥有的专利总数已经超过十万项。

而高通只是整个人类世界的科技发明的齿轮之一。

比如一个很多人并不知道的事实:每一部我们每天使用的智能手机,背后都涉及了数十万项专利,从芯片到每一个部件,从操作系统到每一个应用,都凝聚了无数工程师们的发明成果。

而每一个发明的诞生,都是一次历险。

"从本质上来说,发明就是大规模的试错。"马丁说,在高通的历史中,每20个发明,大约只有1个最后产生价值。

有无数的技术在刚发明之时,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这是愚蠢的想法",直到多年后才意识到它们的天才;但也有更多的发明,刚开始被认为是"很棒的主意",最后却打了水漂。

更重要的是,哪些发明更有价值,只有时间才能证明。

就像高通处身的通信行业,从2G、3G、4G到5G,大约每10年才有一次大规模的升级,而每一次升级之前,各个厂商的研发都会提前大约一代。

也就是说,今天研究的技术,申请的发明,至少要等6到8年,甚至10多年后,才能看到结果。

这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剑"。

就像我们看到的,高通向各家公司收取专利费的商业模式背后,是自它成立已来,总金额已经超过430亿美金的海量创新投入,才支撑起了这样一个庞大的专利池。

这也是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中,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共识。

5

在我们的生活中,"噢,这是我听过最愚蠢的主意!"这样的话,这样的事,其实并不鲜见。

从古至今,从中至洋,比比皆是。

比如任正非南下深圳之时,比如柳传志40岁下海之时,比如马云初讲互联网之时,又有多少人看好他们,认为他们的决定,是一个愚蠢的主意?

当然,也有更多怀揣和他们一样的梦想,和他们行走在同一条道路上的创业者,已经倒在半途。

所以,当我们做一个决定的时候,请先停下来想一想:

(1)这真的是代表未来的方向吗?

(2)我有足够的毅力坚持到底吗?

(3)我有做好试错失败的准备吗?

而当我们听到一个从未听过的想法时,也不要急于判定:"噢,这是我听过最愚蠢的主意!"

不妨给多一些思考,给多一些包容,给多一些时间。

正如那句古话: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因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欢迎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科技杂谈】

本文被转载1次首发媒体 | 转发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