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专访奥美健康徐峻华:十五年深耕健康体适能,正在“第二次创业”

专访奥美健康徐峻华:十五年深耕健康体适能,正在“第二次创业”

   2016-12-15 13:04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运动不等于健康。”奥美健康创始人徐峻华说。“科学运动则可以近似于跟健康划等号。”

2016年12月10日,厦门马拉松开跑,吸引了全世界近1.8万名选手参与。但是惨剧再次发生,两名选手在比赛中意外猝死。据统计,近三年来国内已经有14人在马拉松赛事中死亡。

“目前很多人仍然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缺乏了解,这样的运动会产生安全问题。一般而言,当你的BMI指数(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得出的数字)高于26时,我们就不建议跑马拉松了,你跑步的风险要比普通人群高5到7倍。”徐峻华说道,“不科学的运动带来两个结果:一个是没效果,另一个就是受伤。”

那什么才是科学运动?徐峻华说:“这有一个前提,就好像你去医院看病,医生一上来就让你开刀手术,估计谁都不敢开。你需要的是经过检查之后,医生再给出吃药、手术等不同的方案让你选择。其实运动也是一样,在运动前你需要做一个运动评估。”

奥美健康做的事,简单点说就是帮助用户进行运动评估和健康体适能管理,主要向体育局、大专院校、医疗机构等客户提供包括仪器设备、系统软件平台和相关技术服务的“健康体适能”测评整体解决方案。

IT男的体育梦想

奥美健康成立于2002年,创始合伙人有四位,其中徐峻华和褚锃都是具有技术背景的IT男。

“我从小就喜欢体育,篮球、排球、乒乓球都打,大学时候还是体育部长。我们另外一个创始人褚锃是踢足球的。2001年7月13号北京申奥成功,我们几个哥们在一起聊天都认为未来中国的体育产业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因为我们是做IT的,所以选择了体育行业的信息化这个角度切入。”徐峻华谈起最初的创业经历,“经过了一年的调研,我们发现这个行业对于体育管理的软件还是有需求的,所以在2002年成立了奥美健康。”

“奥美健康成立初期,我们和北京体育大学的杨静宜教授合作,她是国内运动处方领域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美国在这个领域已经做了三十多年,她跟我介绍了美国的经验以及科研和市场应用的模式。”徐峻华介绍。

长期以来,奥美健康的客户都是各级体育局、大专院校以及医疗机构,在创业初期的客户拓展并不是一件易事。“当时我们进入这一行之后意识到还需要学习,所以到北京体育大学读了在职研究生。我读的是运动医学,褚锃读的是体育管理。”徐峻华说,“后来2003年非典爆发,很多单位都需要这个东西,就到北体大来咨询。通过导师的介绍,我们在了解对方需求之后,帮助他们采集数据和进行软件开发,最后分析出来给出报告。后来客户用了我们产品之后感到很满意,也会帮我们推荐。我们就是这样慢慢做起来的。”

拥有IT背景的创始团队帮助奥美健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在早期,技术能力帮助我们生存下来,形成了比较优势。我一直说我们是体育行业最懂软件编程的,也是医疗行业里最懂运动评估的。”徐峻华笑言,“另一方面就是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我们是国内的科学健身大数据第一股。这个领域在全球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但是目前也只有10%的数据得到了充分挖掘,还有更多的信息等待开发。”

“第二次创业”

2015年9月,奥美健康在新三板正式挂牌,登陆资本市场也成为新的起点。徐峻华说:“我们现在是‘第二次创业’。”

在之前十余年的发展中,奥美健康一直没有过进行过融资或者贷款。“创业头三年我们的资金比较紧张,从第三年开始我们每年都可以实现盈利,从几百万量级做到几千万,所以并没有融资的诉求。”徐峻华说,“现在有些创业公司为了融资而融资,并没有专注于做好自己的商业模式、收入模式和产品。”

根据奥美健康公开发布的财报,公司在2015年取得6841.95万元的营收,归属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是759.09万元。

在公司商业模式已经成熟的情况下,为什么要进行第二次创业?徐峻华认为公司在登陆新三板后,信息将更透明,也更受资本市场的关注,更需要做好自己的产品,保持核心竞争力。他说:“要守住本心。”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趋势蔓延至各行各业,本身就拥有IT基因的奥美健康,也在谋求着创新。徐峻华表示:“我们从营销方式到产品和业务形态都要做出转型。”

奥美健康现在要做的是科学健身数据入口级平台,向之前未曾触及过C端市场靠拢。“就像刚才说的,每个人要运动都需要运动评估,但是目前很多人对这个的认知还不够,我们就要不断地做教育,形成一个入口。”徐峻华解释。

针对C端人群,奥美健康在今年打造了一个新的品牌项目:第一能力。“第一能力”针对不同细分人群的需求提供服务。徐峻华介绍:“在线上,我们目前通过第一能力的微信公众号提供资讯和预约服务,明年会推出APP;在线下,我们在北京、上海和重庆三个城市与7家企业合作建立了12个站点,向用户提供运动评估检测;检测完成之后,我们会将报告再上传到线上,对数据进行深度解读,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给出建议。”

徐峻华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刺激用户需求的效果,一方面将用户导流至训练营、培训班等活动中;另一方面,用户也可能由此产生购买只能穿戴产品的需求。

据徐峻华透露,目前“第一能力”项目还没有大规模扩张,还处于打磨商业模式的阶段,但是已经可以达到每月二三十万元的收入。

这个市场大到超出想象

与刚刚起步的C端业务相比,奥美健康在原有市场的业务已经相当成熟,对于未来的方向,徐峻华有着自己的判断:“未来我们在B端和C端都会专注,to B和to C都是我们的业务形态,都为了传递运动评估的理念,我们要做运动健康知识的运营商。从收入上来说,短期内肯定是B端业务的收入较高,增长相对稳定,但是C端业务一旦商业模式成熟,就可能实现几何级的爆发。”

2016年是奥美健康成立的第十五个年头,为什么这么久之后才将服务和产品拓展至C端人群?

“当时的话,健康体适能的概念对于市场来说还太超前,认知还没有达到足够的程度。我们当时跑了100多家运动俱乐部,人家用过产品之后也觉得不错,但是听到二三十万元的价格,就说我还不如多买两台跑步机算了。”徐峻华说道,“另一个就是当时健身行业的私教水平状况的限制。那时候的私教都只是自己喜欢健身,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他们会觉得学习健康体适能的知识有点难。”

那么时隔十五年,现在的市场对于健康体适能又有多高的接受程度?徐峻华的回答是:“实际上并没有太大提升,在大众领域,不了解健康体适能的人还是太多了。但是区别在于,现在的人对于运动的认知,甚至说对运动的盲从,与2002年相比完全不同了,现在的人更加重视健康。”

“看不见。摸不着,大家又挺需要。”这是徐峻华对健康体适能的总结,同时他也认为这个市场还是一片蓝海,仍然偏向于小众和细分。“目前还处在教育市场的阶段,市场上也没有什么竞争者,曾经出现过一些仿制我们的公司,但是市场反响并不好。”

尽管目前奥美健康在健康体适能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但是徐峻华依然对这个行业依然充满理想。“厚积而薄发,这个市场会有一个爆发临界点,但是时间不好说。在我的理想中,这个市场的潜力大到超出你的想象。”

到底会有多大?“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与1000家企业合作建立10000个站点,服务1亿国民,创造千亿的产值。”徐峻华自信地说。


2016年最后一场行业盛会,第二届创新奖评选再度来袭,12月23日,北京亮马桥四季酒店,见证新资本、新产业、新技术、新理念带来全新变革。科技赋能产业,见证下一个商业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