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读书笔记|《引爆点》读后感

读书笔记|《引爆点》读后感

   2016-11-16 10:43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读《引爆点》的一点思考

1.个别人物法

引发潮流,最关键的是联系员、内行、推销员,这三种角色。也就是我们平时的意见领袖,他们通常是敢于体验、热爱新知识并对某些行业有独到见解的专业人员。

由于书中举的例子与我们的互联网生活较远。所以根据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事情来举例子。

很多产品冷启动阶段,都会找一些高质量的种子用户来开启产品的运营。精挑细选的种子用户,一般都是比较有影响力、活跃度较高、专业度较高的人。数量不需要很多,只要品质足够高就行。

例1:新浪云的“邀请好友”机制,通过部分较有影响力的开发者去邀请更多的开发者来使用新浪云,也是利用了“个别人物法”的理论来汇聚越来越多的人从而引爆流行。

例2:很多云计算的网站,都有“成功案例”页面。对于那些对产品有需求的用户起到了榜样与推荐作用。可以让其他用户对号入座,如下图所示:

新浪云通过分行业,选出几个在平台上的用户。这些都是在对应行业相对有影响力与知名度的企业,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其他观望中的用户学习“内行”们采用的方式。

例3:阿里云的云栖社区,定期找技术大牛或者行业大咖做直播分享介绍,利用“内行”的力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引发流行。不断汇聚更多的用户来。用户越多,其中内行与联系员越多,便形成了良性循环。大家都知道,同样的话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带来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2.附着力因素法则

有一些差异化特别方式,能使一条具有感染性的消息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只要在消息的措辞或传达上做一些比较简单的修改,就能产生巨大的收效和影响力。

我的理解是产品设计中,寻找与竞品的差异,并尽最大可能优化自身产品的优势,形成突出的优秀特性。

书中举了些列子,如,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包括吓唬夸张且详细的介绍了破伤风的危险性,并在医务室提供了免费接种。但是最终只有3%的学生做出了反应,进行了接种可谓效果甚微。利用“附着力法”稍微做了些改变,只是在宣传时附了一张校园图,在校医院大楼处画了一个圈,并列出了接种的具体时间安排。接种率便一下提高到28%。

这个方法就指导我们,在进行宣传与推广的时候,一定要让消息落地,确保是可以执行的具体的满足个体需求的完整化方案。

例1:新浪云在做双11活动时,首先,把活动折扣列出来,再更直观的给出开发者们关心的折合到每月的钱,可以更清晰的看出折扣的力度。“立即创建”,便是利用“附着力”法让用户的购买行为落地。先打动说服用户之后,一定要给用户一个落实想法的简单可行的途径。

就像写文章要起承转合,最重要的是最后得出的结论一样,给用户介绍消息,最重要的是最后落实消息达成目标的途径。

例2:由于云计算PaaS平台的分布式特性,开发者在实现本地写时需要修改代码以适应平台,这也是许多开发者不选择PaaS产品的原因,但是新浪云不断优化解决了这个行业难题,通过技术创新推出了支持本可写的云空间,在保证性能与稳定性的前提,完全打消开发者们的顾虑,刚上线几个月便在开发者中引爆流行狂潮。也是利用“附着力”方法,尽最大可能优化优势,取得成功。

例3:锤子手机,以匠心精神精雕细琢,不断优化体验进行微创新,在使用中不断给用户超预期的体验和惊喜,使得锤子手机拥有持续良好的口碑和热度。

3.环境威力法则

环境威力法则认为,人对自己周围环境的敏感程度比他们所表现的更为强烈。

在社交类产品的推广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当一款社交产品在一个很小的社团里推广到一定用户的时候,剩下的用户因为受到环境影响,会不得不被迫也加入到这个社交产品中来,这就是环境威力法则。

例1:微信刚出来的时候,身边有一小部分人用微信,为了与大家方便的联系与沟通,剩下的大部分人也不得不使用微信来。

例2:许多产品,都会打造自己的社区,汇聚用户给大家营造一个氛围与环境,从而影响更多的人来使用产品。

这也是运营时经常用的“QQ群、微信群”推广渠道。比如群里有一小部分人使用了某产品,并经常讨论,或多或少也会给其他大部分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让跟多的人加入到环境中来。书中曾提到,要想引发大规模的流行,需要要先引发小规模的流行,而这个小规模最好是150人。150人是多一人太多少一人太少的刚刚好的范围,我对此数字是如何得出表示好奇,所以在后面实际工作中要验证此结论。

例3:阿里巴巴打造的双11购物狂欢,给大家营造了一个购物的氛围,如果双十一不买东西,便会有一种愧对自己愧对潮流的感觉,关于“环境威力”可窥一斑。

一万个读者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与收获,书中说的一些理论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可以选择性的运用。想让产品引爆流行是每一个互联网从业者每天都会思考的复杂问题。成功不可复制,但有经验可循,多思考多总结去把更多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