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一起来聊聊,阿里和京东究竟有什么区别?

一起来聊聊,阿里和京东究竟有什么区别?

   2016-11-16 10:36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前几日,双十一如火如荼,京东和天猫都使出了吃奶的劲!把整个娱乐圈都带动了。但是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搞不懂天猫好京东这两大平台有什么区别。

  “阿里”是大平台,“京东”是大商家

  这得先从刘强东的“十节甘蔗”理论说起,他认为:一个产品从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到定价五个环节应该由品牌商来做。然后接下来的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到售后这五个环节应该由零售商来做。

京东定位就是这后五个环节:以交易做基础,延伸至仓储、配送、售后、营销等其他环节。所以这些厂家跟京东合作,只需要专注在产品的生产阶段,流通环节交给京东来做,比较符合专业分工的理念。可以说,京东是零售服务商,是为品牌商打工的,这就是京东的自营电商。

阿里是平台电商,定位即:上述十个环节仍然需要由卖家自己来做。我作为平台仅提供展示机会和流量来源,他们需要尽可能的招揽各种卖家,然后给卖家一个站点,由卖家自己更新和维护,并向他们收取保证金、服务费、提成等等费用,而卖家自然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所以最终形成了一个品类繁荣的大集市;因此“淘宝”的品类相当丰富,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求必应,这就是“万能的淘宝”的由来!

  阿里是横向发展,京东是纵向延伸,一胖一瘦

因此,“阿里“的定位是是帮卖家赚钱;“京东”的定位是给自己赚钱。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阿里”根本没有帮卖家赚到钱,而“京东”也从来没有给自己赚到过钱。

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阿里的“淘宝”或者“天猫”来说,卖家得到的仅仅是流量,为了争抢流量往往还需要付出更多的额外成本:不仅要被价格战拉下水,还要不停的购买广告位(价格水涨船高),竞争成本暴增,生存状况普遍艰难。这也是越来越多卖家放弃淘宝原因,于是这也被概括为传统电商瓶颈来临。

所以,阿里是没有帮商家赚到钱,但是却让很多消费者得受益了,因为中国的消费者确实可以买到更加廉价的产品,当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很多假货充斥进来了。卖家的入驻性决定了管理的难度:口子放开了,假货自然进来了;口子收紧了,产品就不繁盛了,这种两难局面是阿里的开放平台定位决定的。而在京东上面,60%产品都是都由京东经手的,京东就好比是一个互联网零售企业,批发产品在网上卖,赚取的是产品差价。在京东下单,付款到京东,打包和发货也是京东,售后也找找京东。所以京东要有庞大的采购团队、销售团队、客服团队,物流团队。

  京东这种集中采购、广泛派送的模式必然对仓储有很大需求,必须要做物流。早就在江苏宿迁(刘强东老家)建立总面积达6000 多平方米的全国呼叫中心,执行统一标准的客户体系;完善自有物流和配送体系,目前已覆盖1300个行政区县,推出“限时达”、“极速达”、“夜间配”等配送服务,京东员工达7万多名,绝大多数是在仓储和配送岗位上工作。快递员未来还能当做推销员使用,成为O2O的线下流量入口。京东自建物流,就可以不受其他物流公司的影响,成为少有的能在假期中保证送货的电商。它整合了传统生产型企业和互联网营销端的产业链,从而更容易控制整个流程,这保证了产品质量,赢得了用户口碑和较高的忠诚度,但是京东庞大的物流体系也有弊端,这种发展模式能扩张到什么程度呢?

  1、不扩张,成本太高;扩张了,人员规模太大,太危险。2、重资产运转,资金被沉淀在固定资产上,资金无法高效周转。

  按照刘强东的计划,京东希望未来能拥有60万名员工,这样的扩张节奏,蕴藏的风险十分巨大。管理一个拥有60万名员工的企业,保持零售和物流两个方面的效率第一,绝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做个对比:2013年,淘宝+天猫完成订单113亿张。假设京东物流团队人均完成订单能力不变,需要144万人的物流团队来配送这些订单!马云也这样质疑京东:中国十年之后每天将有3亿个包裹,届时京东还能应付过来吗?

京东需要花更多的成本去维护订单量、产品供给、物流仓储等,这是京东的软肋。所以,京东投入太大,赚的是口碑,没有利润。

12下一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