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小玩家还能在共享单车领域吃到肉吗?

小玩家还能在共享单车领域吃到肉吗?

   2016-10-17 11:26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国庆刚过,共享单车领域摩拜单车宣布完成由腾讯、红杉等投资方参投的新一轮融资。而在几天前, ofo刚刚宣布完成由滴滴、小米等参投的1.3亿美金融资。如今,小黄车ofo、小橙车摩拜单车在北京和上海的街头随处可见,再加上融资赛跑、舆论争宠,共享单车这个新锐领域里两大玩家的竞争意味正越来越浓。

但互联网创业从不寂寞,每当风口出现,想飞的“猪”们就会成群涌现。当下资本寒冬的冷风正劲,不少创业项目勒紧腰带勉强求生,多数投资人捂着钱袋不敢出手,共享单车适时出现,让创业者和投资人都看到了新赌注、新战场。

在摩拜和ofo之外,共享单车还有不少小玩家。日前,我们联系采访了其中4家,包括从互联网切入自行车领域的优拜单车和小鸣单车,也包括从传统有桩自行车领域切入互联网的CCbike和奇奇出行。它们,也想从这股热潮中分一杯羹。

威胁与机遇

业界将共享单车和当年打车大战相类比,但实际上两者有很大不同,几位创业者都向记者表示,共享单车并不是一门靠烧钱就能马上起量的生意,因为投放到市场的自行车是自己的资源,不像司机和乘客,只靠砸钱是夺不走的。

正是共享单车这种天然B2C的特质,让入场的所有玩家在骑行体验、车辆外形、布点位置以及后期运营上,都有提供精细化、差异化服务的机会。

反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后入场的共享单车们想要站稳脚跟,还将面临着严峻的多重挑战。

传统PK互联网

同为互联网背景,和摩拜、ofo不同的是,优拜和小鸣都引入了传统自行车品牌的资源支持——优拜单车选择了上海永久,后者是优拜天使轮领投方中路资本的子公司;小鸣单车的联合创始人,则是法国自行车品牌“凯路仕”的董事长邓永豪,据报道,邓永豪出资1亿元,并参与小鸣的经营战略、产品研发和供应链整合。

优拜CEO余熠告诉我们,“全中国一共有100多万辆和政府合作的公共自行车,这其中永久在上海郊区拥有近10万辆。”余熠认为,这些数量庞大,没有被充分使用的政府资源“挺宝贵”,“我们会首先从改装政府已有的公共自行车着手,盘活存量市场;同时在部分场景下,会更适合投放我们设计的无桩单车。”

小鸣的路子与优拜不太一样。小鸣单车创始人金超慧曾是校园生活服务平台宅米的联合创始人,他打算通过更换实心胎、加装安全锁的方式来改造普通单车,并计划把造车成本控制在500元左右,采取成本适中、规模投放的策略。

相比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优拜、小鸣;CCbike和奇奇出行,则更看重硬件和工艺。

CCbike创始人张进的公司从2009年就开始做和政府合作的有桩公共自行车系统,覆盖了20多个城市,基本以县级市和三四线城市为主,自行车数量在10万辆左右,用户数近50万人。张进颇为欣赏摩拜单车的创始人,他认为,“摩拜是从互联网领域杀进来的,他们的思想可能更好一点。”

但张进并不认为自己玩不转共享单车,他告诉我们,10月底将携自己的共享单车品牌CCbike率先登录南京市场。为此,他成立了一家独立公司,专门负责CCbike的运营。而同样这么做的,还有位于杭州,做了8年自行车共享租赁系统的公司“行我行”,其CEO石国伟将自己的共享单车项目命名为“奇奇出行”,计划在一个月之内投入杭州市场。

而目前规模较大的传统公共自行车系统公司永安行,其CEO孙继胜也向我们表示,永安行的未来业务方向,是如何把永安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有效结合,并充分利用永安现有的3万个固定站点和运营团队优势。

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玩家正在入局,这让共享单车有了更多变量和未知,也让这个原本两强争霸的市场,多了一些诸侯割据的硝烟和看点。

政府有序管理的挑战更加严重

即使在不断优化自身软硬件条件的当下,共享单车们将集体面对的,是无桩的自由而可能引发的“公地悲剧”。

破坏二维码、破解ofo密码后锁上自己的锁,停在小区里,甚至扛回自己家中,以上情况屡见不鲜。

最致命的是,随着大量的单车投放市场,用户大面积的乱停乱放,如果不加合理引导,随时可能触达政府的管理红线。

单车本身的挑战。

如何平衡骑行体验和造车成本,是每个玩家都必须要面对、解决的难题。

9月用户数暴增带来的连续服务器宕机事件,让摩拜单车CEO王晓峰在朋友圈求安全和架构师高手;ofo单车造价成本不高,尽管初期投入成本低,但后期更容易面临损坏率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被普遍采用的实心胎虽然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成本,但并不利于骑行体验。

仅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现在的共享单车像极了当年的打车大战,自身的博弈、用户的博弈、竞争对手的博弈、政府的博弈,一个都不会少。

优拜单车、小鸣单车、CCbike和奇奇出行之外,相信还有更多的共享单车小玩家在路上。

一切,才刚刚开始。笑到最后的,或许就是你


声明:本文由不可无企业号发布,依据企业号用户协议,该企业号为文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创头条作为品牌传播平台,只为传播效果负责,在文章不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继续承担甄别文章内容和观点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