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记中山古国《公乘得守丘刻石》

——记中山古国《公乘得守丘刻石》

   2016-07-21 10:43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石家庄名碑寻访系列报道

□本报记者 刘迪

2300多年前,滹沱河两岸水草茂盛,丰沛的河水将太行山上的山石冲刷而下,积存在下游。其中,一块石头被选中,被人在上面刻了19个字,于是这块石头有了一个亘古的名字——《公乘得守丘刻石》。

如今,《公乘得守丘刻石》被保存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经专家学者推测,这块石刻应形成于公元前386至296年间,不见刻字人,徒留守丘石,这块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石头不但是河北最早的石刻,也是全国最早的石刻之一。

河石篆字 天然古朴

天然的石形,长九十厘米,宽五十厘米,厚四十厘米,刻在石头上的篆书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像一种符号,连接着历史与今天。

1974年的冬天,河北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平山三汲乡一带进行考古、调查。一位农民说,30多年前,他们村里曾挖出来一块大河光石, 上面好像刻着字, 但是谁也不认识。这件事立刻引起了考古人员的兴趣,原来,在1935年的夏天,平山县南七汲村有个叫刘西梅的农民,在掘地时不经意从土里发现了一块刻着文字的石头,他将其带回家,放在院子当石凳。

辗转找到这块石头,考古队员十分兴奋,上边果真有字!然而,经验丰富的考古队员们面面相觑,谁也不能解读这些罕见的文字。大家一起商量,得想办法把这些字解读出来,于是专程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向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请教,这才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李学勤教授经过仔细考证,解释为:“监罟尤(囿)臣公乘得,守丘兀(其)臼(旧)(爿酉)(将)曼,敢谒后 (俶)贤者。”其大意是:为国王监管捕鱼的池囿者公乘得,看守陵墓的旧将曼,敬告后来的贤者。河北博物院副研究员郝建文说:“石刻文字虽然不多,但却记录了一段历史,古朴自然的字形、富有弹性的线条、灵动的整体布局,更能体现书法的性情,是练习书法者很好的取法对象。”

然而,在其后两千多年来,在秦刻石文字石鼓文被文人墨客广为追捧时,这块刻石却深埋黄土,不为人知。但或许正因如此,《公乘得守丘刻石》才逃过了风风雨雨,我辈后人才能在今天看到其清晰的、从远古而来的一笔一刻。两千多年寂然无名,说是《公乘得守丘刻石》的不幸,或许正是它的幸运也未可知。

出土中山 解码谜匙

“为国王监管捕鱼的池囿者公乘得,看守陵墓的旧将曼”,一个为池囿者、一个为看守陵墓的旧将,两人都有官职,那么他们为哪位君主效劳呢?

这块刻石出土自平山县三汲乡,历史上中山国曾建都于此地。当时,西周桓公之子中山武公建立中山国定都中山古城,主体城址部分又称为灵寿城,中山文化主要分布在今保定、石家庄一带的太行山东麓。

谜底待揭 难掩璀璨

说了这么久,其实有一个问题没交代,这块石头因刻于其上的十九个字而价值连城,那么,这十九个字到底是谁写的,又是谁刻的?

有学者研究认为,刻字的正是这位名叫公乘得的老人。可能有一天,刚喝完二两酒的公乘得兴致正好,也可能是看着水草丰美的河面纯属无聊,又或许是自负才高,不甘埋没,于是公乘得拿起刀来刻下了两行19字。

也有学者认为,刻石上的字为官府所为。河北省金石收藏家苟志俊认为:“这些文字字体规整,书写规范,当时的老百姓很少有人能书写这么正确又漂亮的文字,而且从石刻文字的布局、大小、清晰度和娴熟程度等分析,刻字是出自一名刻工之手,所以推断这应该是政府的公告。”两千多年前,没有落款,到底是谁刻的,已然成谜,但是不管为何而刻,由谁而刻,都遮掩不了它璀璨价值。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1986年《河北学刊》上,一位名为李晓东的学者曾表示:“石刻是人类文明的纪念物,从狭义的石刻即刻有文字的石刻来看,最早的石刻文字萌芽于商。如果仅把刻在石头上的文字称为石刻,那么,除了最早的石鼓文之外就是守丘刻石了。”

苟志俊说:“这是目前在河北发现的,最早在石头上刻字的刻石,它开辟了在石头上刻字的新领域。同时,它是中山国的文字,是书法史上的鼻祖,对研究中国书法史、文字史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上世纪70年代,苟志俊曾有幸得到一幅《公乘得守丘刻石》的拓片,他视若珍宝,仔细珍藏,二十余年后,一位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将这幅拓片借走去首都办展览,让他没想到的是,一段时间后,这位老人便驾鹤西去,于是他也再没见过这幅珍宝,让他心疼不已。他说:“每次看到这幅拓片就特别震撼,因为这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历史。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正是中山古国,我们的祖先当时就有了自己的文字,独特的文化、丰富的精神,这是一件多么令后人震撼和骄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