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山不再高路不再长

山不再高路不再长

   2016-06-22 09:47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山不再高路不再长

▲这是青藏铁路线那曲段上穿行的货运列车(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天路十年 开栏的话:

美国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曾说:“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2006年7月1日,“堪与长城媲美”的青藏铁路通车,打破了“不可能”的预言。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目前已安全运行3300多天,助力雪域高原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从今天开始,新华社将陆续播发稿件,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青藏铁路通车10年来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2006年7月1日,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10年来,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把青海、西藏两省区与内地紧紧相连,并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破解交通瓶颈:拉动经济跨越式“奔跑”

西藏曾是我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级行政区。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使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和航空共同发展的立体式运输格局。

“10年前,消费者想在内地市场上找到一件西藏生产的商品都比较困难。”西藏自治区质监局局长刘家杰说,如今,甘露藏药、5100矿泉水、优.敏芭藏香等这些“西藏品牌”的商品,在国内很多城市的货架上都能找到,有些产品已经远销海外。

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产业发展部副科长邹雄介绍,以“十二五”为例,5年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累计完成投资1629.71亿元,入驻企业达到487户,以盐湖化工、金属冶金、特色生物产业和新能源等为主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主导产业集群框架初步形成。

“青藏铁路沿线已建成西宁甘河工业园区、柴达木区域煤炭运输等经营基地和装车点18个,工业盐、钾肥、煤炭、铁矿粉及地方特色产品的整列装车、整列发车,以及路企直通和快捷货运班列的优势日益突显。”青藏铁路公司计划统计部主任杨海江说。

西藏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廖贻东说:“青藏铁路开通后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大动脉,掀起了内地客商来西部地区投资的新热潮,使西藏的潜在资源优势迅速突显,大大提高了西藏的自我发展能力”。

近年来,中国黄金集团、四川宏达集团、酒泉钢材集团、杭州娃哈哈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将投资目光转向“世界屋脊”西藏。今年6月初,蒙牛集团投资近2亿元与拉萨共建世界海拔最高的奶牛场和加工厂。

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西藏75%的货运量由青藏铁路承担,铁路的运输能力是目前西藏全区汽车货运能力的40多倍,有力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繁荣。

2005年至2015年,西藏GDP由248.8亿元增长到1026.39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是青藏通车前的4倍;青海省GDP由641.05亿元增长到2417.05亿元,是青藏铁路通车前的近4倍。

培育绿色“引擎”:带动富民兴业奔小康

“旅游旺季马上就到了,我们这儿纯手工制作的牦牛酸奶、奶渣等产品又要供不应求了!”41岁的洛桑赤列在销售店里笑着说。

洛桑赤列是西藏那曲县边琼村“牧家阿古土特产品经济合作社”的负责人。原本在家中放牧的他,瞅准青藏铁路开通后蜂拥而至的游客背后的商机,组织105户村民成立了牧业合作社。如今,这个合作社年销售收入已超过300万元,去年入股的村民每股分红1.4万元。

洛桑赤列和村民们的创业史是青藏铁路开通后高原发生的无数个精彩的脱贫致富故事之一。

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的终点站——西藏日喀则市,近年来依托良好的生态和农牧业资源,全市所有18个县区联动,成功创建国家级有机生态示范区,岗巴羊、亚东木耳等27个农牧产品通过有机产品认证,仅岗巴羊经济圈就实现增值近9亿元。

“出国容易进藏难”一度是青藏高原交通运输环境的真实写照。青藏铁路通车打破了制约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的交通“瓶颈”,大批国内外游客乘火车进藏旅游观光。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当初的设计能力是货车5对、客车2对,现在货车已经开行到10对,还是远远满足不了货运的需求;进藏客运列车现在有6对,但一到旅游旺季,仍然是一票难求。”青藏铁路公司格尔木车务段副段长杨书铭说。

青藏铁路给青海、西藏农牧区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和变化,很多铁路沿线的群众都瞄准了青藏铁路运输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吃上“旅游饭”。

在位于山南市的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脚下,62岁的格桑老人每天都会牵着自己心爱的白马带游客上山参观。“现在来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旅游旺季时每天至少收入300元”。

如今在西藏,像格桑老人一样积极参与旅游业的群众达32万人,其中农牧民群众近10万人,人均年收入过万元。

西藏和青海两省区旅游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2018万人次,旅游收入282亿元;青海接待国内外游客23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8亿元。

激发内生动力:撬动产业升级谋发展

近年来,青藏两省区依托优势资源,借助青藏铁路辐射带动作用,转变发展方式,以产业长足发展加快融入全国经济体系,积极培育自身“造血”功能,高原优势特色矿产、藏医药、旅游、天然饮用水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在青藏铁路青海格尔木站不远处,一片现代新型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这里便是西藏与青海两省区合作建设的藏青工业园。根据双方达成的意见,园区将构建以特色矿产加工和盐湖化工两大产业为主导,循环经济产业和物流商贸产业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产业体系。

截至2015年底,藏青工业园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7亿元,入园企业174家。世界500强的江西铜业、浙江天能集团、中国安华集团等一批上市公司和大型央企都纷纷入驻。

2009年8月,世界海拔最高的现代化物流中心——青藏铁路那曲物流中心投入使用。近年来那曲物流中心通过“西博会”“京交会”和“藏博会”招商引资,已累计协议引进企业129家,注册企业83家,注册资金13.6亿元。

在青藏铁路途经的念青唐古拉山下的当雄县冲噶村,一座现代化的矿泉水厂在高原的蓝天白云下分外靓丽。这就是西藏特色产业支柱代表性企业之一的5100冰川矿泉水厂。

西藏自治区工信厅副厅长邱川说,“十三五”期间,西藏将立足高原丰富水资源,力争用3至5年打造出一个年产500万吨、总产值400亿元以上的天然饮用水产业,建成全国天然饮用水重要供应地。

(记者杨三军、王军、骆晓飞)新华社西宁6月21日电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