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盖楼记

盖楼记

   2016-06-21 08:57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盖楼记

半个多月来,正是烤烟收获的季节,蓝珍翰忙得昏天黑地。“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迟。”这位41岁的畲族汉子,笑着形容自己的忙碌。

在建阳区黄坑镇新峰村,蓝珍翰属于种烟大户,夫妻俩打理着27亩烟叶。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蓝家必须分批完成田间摘叶、烟炉烘烤,继而烟田翻耕、插下稻秧。“手脚慢了可不行,误了季节,收成就少了。”

风吹、日晒、雨淋,加上连续熬夜,蓝珍翰黑了、瘦了,但让村里人纳闷的是,他精气神十足,似乎有用不完的劲。

蓝珍翰的动力,来自于“移民新村”的一幢三层新楼房。站在自家三楼的阳台上,蓝珍翰眺望村前的小溪、田野、青山,难以相信自己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一年前,蓝珍翰一家还生活在一个叫杨梅岭的自然村里。这里山高林密,崎岖的山道把热闹与繁华挡在了山外。靠天吃饭、土里刨食,山上的日子像日出日落一样恒定。“镇上热闹,要是搬到镇上住着可就好了。”在蓝珍翰的记忆里,父亲蓝元芳从镇上赶圩归来,每当喝点酒,都会对着山下小声感叹。可父亲明白,往山下搬哪有钱?搬下去又靠什么生活?

更糟糕的是,蓝家经济很拮据。67岁的父亲蓝元芳因患肾病综合症,干不得重活,需常年吃药,每年的药费要花一万多元;63岁的母亲雷月兰右手残疾,生活不便;蓝珍翰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开支也不少。

蓝珍翰是家里的顶梁柱。山垄里的几亩薄田、离家数公里外的一片竹山,都需要他的伺弄。挂在半山腰的梯田,地瘦、水缺、背阴,产出不高;十多亩竹山,大竹少,细竹多,砍竹下山费劲,却卖不出好价钱。他曾想走出大山,到大城市打工,可看看家中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残的残,只好打消这个念头。弯弯的山路,像是世代传下的魔咒,将蓝珍翰牢牢地拴在了大山里,也击碎了他的致富美梦。

日子像山泉水一样流淌。贫困的时间久了,蓝珍翰仿佛在父辈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宿命,他没精打采地对付着“特别没劲”的生活。

为了不让一个贫困户在奔小康的路上掉队,2014年,黄坑镇加快推进搬迁扶贫工程,经过谋划,在新峰村靠近镇所在地的地方规划了移民新村,并制定了种植养殖脱贫方案,让搬下来的人待得住、能致富。

蓝珍翰不想和祖辈一样,活在大山、埋在大山。他拿出了所有积蓄,领到了政府“造福工程”的1.4万元补贴,又从亲友处借了一些钱。一年过后,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三层小楼在移民新村盖起来了。

与此同时,蓝珍翰把杨梅岭上的责任田全部租给别人耕种,又从山下的村民手中流转了27亩高产水田种植烤烟。村党支部书记蓝元高与他结成帮扶对子,对于缺资金、缺技术的问题,蓝元高给他拍胸脯承诺:“我包了!”

去年腊月二十六,蓝珍翰的小楼落成,一家人离开山上的老宅,欢天喜地搬进新居过年。

刚过春节,蓝珍翰憋足了劲,与妻子一起甩开膀子干活。如今,虽然烤烟还没全部出炉,但蓝珍翰计划中的收入已大半定型。他算了一笔账:一季烤烟,一季稻谷,加上竹山和打短工收入,今年家庭收入少说能有八九万元。

“楼房盖好了,我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上学近了,老人看病方便了,新村环境好,信息更灵通。”蓝珍翰打开手机,匆匆瞄了一眼微信,摸着后脑勺仰脸一笑:“盖楼欠着的20万元债务,我计划在3年内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