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三难”
蔡文刚(宁夏固原)
去农村调研,不管问农民还是扶贫干部,总能听到他们的叹息。的确,脱贫攻坚是小康路上的“硬骨头”,对于帮扶者和被帮扶者都有难处。每听到他们由衷的叹息,我都在想,究竟是什么原因挡住了农民的致富路。调研中发现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就是“三有三无”之难。
其一,“有心无力”,扶贫款派不上用场。在农村,一部分农户家中无任何积蓄,无贷款能力,他们无法享受惠农配套政策,那些专项扶贫资金到户的项目难落实。有一户人家,眼看着居住的房屋年代已久,属于危房。我问他:“你家怎么没有参加危窑危房改造项目?”他不好意思地回答道:“我很想修房,但自己没有经济能力。这不怪政府,政府把扶贫项目给我家了,但我掏不起自己要出的那部分钱。现在的政策对我们农民好得很,可我们总是富不起来,怨不得别人。”据调查,一户农民按照设计标准建造一座50多平方米的砖木结构住房,至少需要资金4万多元,但危房改造到户资金仅为2.2万元,剩余部分需农民自筹。在农村惠农政策中,这类需要农户配套出资的项目还有很多,少数贫困户确实存在因资金不足难以享受优惠政策的困难。
其二,“有户无人”,帮不到人。当前,农村有很多“空壳村”,大都是一些留守老人和儿童,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看家护院,照看孙辈上学。对于政府下发的扶贫项目和政策,只能通过他们传达给在外打工的亲人,往往是久拖不决。这种情况最难解决,很多家庭是举家外出务工或搬迁,人走户留,户在账在。对于这些留下的“户”,扶贫干部和村干部都很无奈,整村的扶贫项目因无法落实而被搁置,甚至直接影响着全村的扶贫进度。还有更极端的情况,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户,因家中无人而未能享受一些扶贫惠农政策,年终回村还会结队上访,给扶贫工作造成阻力。
其三,“有业无技”,好钢用不到刃上。随着“五个一批”脱贫工程的实施,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依靠当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很多农业特色产业开始在每家每户实施,可以说,一些地方每户都能享受特色产业项目,理论上可以靠特色产业增收致富。问题是,由于大部分农户文化水平太低,即便经过短期的养殖和种植技术的培训,一部分人仍然无法掌握先进的种养技术。在实施产业致富的过程中,要么养殖赔本,要么种植失败。这部分人便放弃了发展产业致富的路子,只好另谋出路,不能跟上村里的整体扶贫规划。
面对这些难点困境,需要想办法加紧破解,才能不耽误脱贫攻坚进程。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图像版权路透图片标题山坡上许多房子倒塌大雨后摄政 至少有600人失踪后泥石流和洪水摧
副总统便士周三表示,他在总统特朗普的批评下表示赞成,他的言论指责了在白俄罗斯的夏
布里吉特Macron采访中证实,它将在星期五杂志,它的作用将是非依据一项法律,而是章程,阐
在星期三举行的仪式上,希瑟海耶(Heather Heyer)是一名32岁的受害者的母亲苏珊布罗
康沃尔郡的海鲜餐馆已经加冕最好的在英国每年食物指南,肘击坎布里亚郡L Enclume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