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撑起城市的“里子”和“面子”

撑起城市的“里子”和“面子”

   2016-06-15 09:36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撑起城市的“里子”和“面子”

新华社武汉6月12日电(记者周甲禄、李劲峰)穿过正在施工的工地,步行两层楼梯转入地下,架设各类管道、缆线的地下廊道便映入眼帘。身处这个地下5米深的管廊内,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

位于武汉市江汉区王家墩商务区的管廊,是武汉首条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地下管廊。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这条长5.2公里、高2米多、总宽约4米的地下管廊,布设的主要管线通过支线管道连接各个区域,承担周边约7平方公里的通信、供水、供电功能。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被称为城市的“里子工程”。

记者在管廊内看到,根据使用功能,这段地下管廊被分为高压电力舱和综合舱两个舱室。宽约两米的高压电力舱内,已架设3根粗黑的220千伏高压电缆;1.8米宽的综合舱内,则布装光纤、弱电线缆和1条供水管道。

供水管道铺设在管廊地面,各类线缆分门别类地挂在管廊的两边墙壁支架上,使地下管廊舱室整齐有序。视频监控、火情探测、自动灭火等安全设备齐全,每200米有一个可在地面控制的安全门,以保障发生突发险情时能够分段关闭廊道并作出应对。

参与这段地下管廊规划设计的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综合管廊所所长杨卫星说,武汉城市地下管廊按安全运行百年的标准设计建设。两个舱室都预留了大量空间位置,供今后增铺管线使用,足以满足到2030年的中长期发展需求。

“地下管廊给城市建设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有效解决‘马路拉链’问题,为城市长面子。”武汉市建委管网站站长王中华说,王家墩商务区地下管廊的给水、电力、三家电信光纤、有线电视管线,归属单位多达6个。

“按传统建设模式铺设,至少要挖开马路挖渠施工6次。”王中华介绍。

业内人士介绍,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将城市地下管廊建设全面提上日程。

目前,按照“先新城、后老城”的思路,武汉市计划年内在光谷、阳逻、蔡甸、机场等区域实施六大综合管廊项目,总规模为42.9公里。到2020年,武汉市规划地下管廊规模将达141.1公里,到2030年将达到566.5公里。

据行业内测算,地下管廊建设成本为每公里8000万元至1.2亿元之间,由此将带动城市大量基建投资。据武汉市城建委介绍,地下管廊等项目纳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范畴,加上财政投入作为政府投资外,大部分资金主要靠PPP方式筹集。

武汉市建委副主任汪普查说,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是大势所趋,地下管廊建设成为继地铁之后又一重大的城市地下工程。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