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固”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固”

   2016-06-06 10:09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固”

新华社西安6月5日电(记者张伯达)走进五月的榆林沙区,漫漫黄沙被郁郁葱葱的林草染绿,而且块块水田星罗棋布,大片大片的长柄扁桃嫣红姹紫。很难想象,这就是昔日西北贫瘠荒凉的大沙漠。

陕西省榆林市林业局局长吕学斌说,随着全市860万亩的流动沙丘全部得以固定和半固定,榆林基本告别“流沙时代”,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固”、“防沙治沙”到“治沙用沙”的历史性转变。

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的榆林市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严重地区之一,全市4.36万平方公里中沙区面积约占48%。经过长期不懈治理,目前榆林市的森林覆盖率已由新中国成立前的0.9%提高到35%。

目前,榆林市已在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的成片林165块,建成了总长1500多公里的四条大型防护林带。植被覆盖度达到53.43%。

作为我国西北风沙东越南进的重要防线,榆林市不仅地位显著,生态建设也因此受益匪浅。该市近年又着重开展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全面治理荒沙行动”等攻坚项目,3年多投资63亿元,完成造林30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

设立在榆林沙区的陕西省治沙研究所,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助力和引领这里走出了一条科学的治沙之路。

据副所长史社强介绍,针对不同的沙地类型,当地干部群众通过搭设沙障、飞播造林、人工模拟飞播植苗,封沙育林、封禁保护、人工造林,乔、灌、草相结合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大大提高了林草的成活率,沙区生态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防沙治沙与农民增收相结合,特别是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新能源等为主的沙产业体系逐步形成,极大地促进了榆林沙区由单纯生态型向生态型经济型的转变。

吕学斌说,榆林沙区红枣、长柄扁桃等经济林面积现已达到60万亩,绿豆等特色小杂粮和优质马铃薯面积近1000万亩,沙区90%的养殖户实行了“林牧一体化”,牛、羊等饲养量突破1000万头(只)。

如今,榆林沙区已成为全国小杂粮生产样板区、优质红枣产区和长柄扁桃油原料基地。2015年榆林沙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已达9730元。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