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民居翻建地基处发现宋元瓷器残片

民居翻建地基处发现宋元瓷器残片

   2016-05-31 13:44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民居翻建地基处发现宋元瓷器残片

黑釉瓷残片

本报讯 近日,晋江磁灶镇岭畔村蜘蛛山一民居翻建,屋主在地基处发现瓷片堆集层,经过抢修性清理,里面竟然藏有丰富的宋、元时期的瓷器残片。其中出土的文物中黑釉瓷等残片的纹饰、造型等与南海一号同类瓷器残片相同。

发现:重建翻出惊喜

昨日,记者与泉州考古队一起来到磁灶岭畔村。据悉,上个月25日,屋主将老旧的石头房推翻,准备重新建造时,意外地在地底下挖出品种丰富的瓷片。

据磁灶岭畔村村主任吴吉祥介绍,距离该房子不远处,便有一座被认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宋代古窑址。他收到消息立即赶到屋主处,经与村民一起初步查看后,认为挖出来的瓷片具有一定文物价值,便将现场保护起来,并通知泉州市考古人员进一步考证。

考证:最早可追溯至宋元

泉州市考古队闻讯后,立即组织考古人员到现场进行抢修性清理。据泉州市博物馆馆长、泉州市考古队队长陈建中介绍,工作人员目前正在清理扰乱层部分,已经清理出土了数筐瓷片以及两三件保存比较完整的瓷器。已经出土的瓷片和瓷器可分为黑釉瓷、绿釉瓷和青釉瓷等,年代可追溯至宋、元。器型有小罐、碗、盘、碟、茶盏和小双耳炉等。

其中青釉瓷主要是仿龙泉青瓷,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在此出土,很多人也会误以为是龙泉窑的瓷器,这也反映出了蜘蛛山窑址在南宋至元代就在大量生产仿龙泉青瓷。陈馆长告诉记者,其中出土的文物中黑釉剔花瓷中的卷草纹、莲花瓣等纹饰,以及双耳的造型都蕴含伊斯兰文化。黑釉瓷、绿釉瓷等残片上的纹饰更是与南海一号出水瓷器图案的造型相类似,这说明早在宋元时期,蜘蛛山就是中国出口瓷器的重要生产基地,进一步印证了泉州海丝起点,具有重要文物价值。

保护:拟建文创园区

磁灶岭畔村村主任吴吉祥告诉记者,目前村委会已经和屋主达成初步协调,今后该片区将进行重点保护,并着手规划整合窑炉、窑址等相应文物古迹,打造成文创片区。

吴吉祥表示,挖掘出土这一系列瓷片,不仅突破了以往的发现,而且能够通过打造文创园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烧窑这一传统工艺。(记者 洪亚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