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邱少云从未离开

邱少云从未离开

   2016-05-17 11:17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邱少云从未离开

九连官兵训练归来,走过邱少云塑像(5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张永进摄

新华社兰州5月16日电(记者樊永强)60多年前,邱少云面对烈火焚身纹丝不动,用血肉之躯铸就了“纪律重于生命”的精神丰碑。

60多年来,邱少云生前所在连、西部战区陆军某摩步旅九连历代官兵高举英雄旗帜、传承英雄血脉,坚持以纪铸魂、以纪强能、以纪正风、以纪塑形,在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中实现了全面过硬、长期过硬。

严守纪律好家风,赓续不变代代传——邱少云从未离开。

“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珍爱英雄荣光”

1952年10月,抗美援朝的那场战斗,26岁的邱少云以烈火焚身岿然不动的惊世之举,诠释了中国军人的英雄血性。

60多年后的今天,另一场战争“激战”正酣。与邱少云一样为祖国献出生命的英雄纷纷中枪:被质疑,被诋毁,被腹黑……

英雄远去,却并不安宁。盛世太平,却暗流涌动。

面对各种灰色段子和恶意诋毁的言论,九连官兵既愤懑又淡然。愤懑的是敌对势力的险恶用心,淡然的是邱少云精神已深深扎根于心。官兵们对军人在极端情况下的顽强意志和牺牲精神深信不疑。

“之所以深信不疑,是因为官兵们身边处处都有邱少云的影子。”旅政委李历说。

维吾尔族战士于米提在一次五公里武装越野考核中,脚踝骨折,忍着剧痛跑完最后几百米;上等兵梁海飞听到隐蔽卧倒命令时,正身处一片骆驼刺中,他毫不畏惧就地扑到,被扎得像只“大刺猬”。

在九连,类似这样突破生理极限的官兵不胜枚举,他们军衔不同、姓名不同、事迹也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活着的邱少云”。

在九连官兵心中,邱少云是一种信仰,大家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英雄荣光。

每年新兵入伍、新学员报到,第一课就是系统学习邱少云生平事迹,探寻英雄壮举的必然性。每逢老兵离队、执行重大任务出征,官兵都要在荣誉室宣誓、表决心。哪个班的工作退步、哪名战士开小差,连队干部会把当事人集中到荣誉室,对照邱少云的事迹讨论、反省,激励大家时刻牢记自己是邱少云传人。

九连的兵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近邱少云,邱少云精神正是这样熔铸成为官兵的精神支柱。

60多年来,九连先后5次转隶关系、4次更易番号。无论是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还是糖衣炮弹的利益诱惑,不管是舆论杂音的政治考验还是灯红酒绿的现实诱惑,九连官兵始终初心不改、本色不丢。

干部骨干像邱少云,人人都是邱少云

九连的干部骨干,话不多。虽讷于言,却敏于行。

九连的队列走得虎虎生风,最前面的连长王瑞,臂打得比战士还直;参加五公里武装越野考核,代理排长王永强身上背的枪最多,拉的人最多,流的汗最多;收到参加全旅比武的通知,还没休完假的三班长马波第一时间往回赶,半夜到连队,天亮上考场,还拿了个第一。

旅政治部主任丁俊强说:“什么是纪律?九连的干部骨干从不多讲,他们的一言一行就是最形象的解释。怎么严守纪律?他们也不多说,自己的一举一动就是最具体的标准。”

王瑞新分的公寓房内垃圾成堆,却不找战士帮忙清理;排长白斌到湖北接兵,连连拒绝了新兵家长请吃饭、送土特产等一个个“顺水人情”;班长吴祥安面对战士送来的生日小礼物,不忍拒绝后按市场价格逐一付清……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九连干部骨干认为,只有自身硬气,战士才会服气,连队才能有个好风气。从教育训练到日常管理,只要规章制度有要求,他们就照着办、跟着做。近5年,全连共晋选士官27人,选送技术学兵30人,发展党员35人,立功受奖40人,党支部从没开过一次“绿灯”。

干部骨干像邱少云,人人都是邱少云。

深夜执勤,因为没到下哨时间,不能违反枪弹必须分离的纪律,拉肚子的哨兵宁愿下哨回去换洗内衣也不离开执勤哨位一步;野外看电影,闻讯赶来的周围群众挤到前排,坐在后面的九连官兵“认真地听了一场电影”;玉树抗震救灾,九连官兵经手上百吨救灾物资,无论多渴多饿,物没动一件、水没拿一瓶,抢救清理出价值1000多万元的贵重物品和现金,都逐一登记、完璧归赵。

在邱少云精神引领感召下,九连先后2次荣立集体一等功,29次荣立集体二等功,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纪律严明模范连”“爱国为民模范连”等荣誉称号,年年都被上级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队”“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红色家谱”代代传承,英雄从未真正离开

几年前的一天,一位花甲老人来到旅大门口,自称是九连的老兵,想看看曾经战斗过的老连队。

九连指导员王天利翻遍了连队历史资料,也无法核实老人身份,按规定只能让他在外等候。如果属实,连“家门”都进不了,岂不让他寒心?

王天利多方联系,终于从一位老领导那里核实了老人身份,赶紧迎了进去。足足等了2个多小时的老人不但没有埋怨,还高兴地说:“连队的好纪律好传统几十年都没有丢!”

虽然受到表扬,但老人走后,王天利却陷入沉思:像这样为连队做出过贡献,现在却被遗忘的老兵还有多少?像邱少云一样的英烈应该被铭记,而连队建设更需要一代代官兵的默默付出,他们也许没有丰功伟绩,但同样应该被永远铭记!

连队官兵溯连史、访前辈、查资料、建档案,经过近半年努力,编辑完成了《连史大事记》《在位官兵档案》《复退调出官兵档案》等“红色家谱”,连队每名官兵的成长经历、个人信息及获得荣誉都被完整记录。

张铭烁在父母眼中原本是个恨铁不成钢的淘气少年。2014年底,他的父亲来西北出差,专程到连队接已退伍的儿子回家。

当看到“红色家谱”中张铭烁“2次被评为‘优秀士兵’、2次获得嘉奖、强忍伤痛参加比武竞赛”的履历后,父亲惊讶得合不拢嘴:“当初送他来九连是个正确的选择!”

“纪律的作用不仅在约束人,更在于引领人、培养人、塑造人。”李历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九连的可贵之处不只是赓续传统,更在于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传承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九连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严格落实“三大民主”,重大问题征求官兵意见建议,敏感事务让官兵大胆监督,使连队始终保持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

近年来,官兵们创作的《攀登能手》等多部DV作品在全军获奖,提出的15条建议入选旅年度金点子,开发的3项创新成果被上级推广,涌现出一大批响当当的“训练标兵”“信息尖兵”“网络达人”。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