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 >

正文 >2016,打造绿色制造业升级版

2016,打造绿色制造业升级版

   2016-01-23 22:34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2016,打造绿色制造业升级版

浦城仙芝科技建设的灵芝博览园栽培了国内外15个灵芝品种,用于生物医药提取,引来全省种植大户及合作社前来交流取经。 (资料图片)

福建长庚无纺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环保高档的无纺装饰材料。 (资料图片)

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研究开发人员正在做实验。 (资料图片)

21日,邵武味家集团竹产业创意园,客商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查询产品信息。该公司打造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开放共享平台。 (邓木华 摄)

报告摘登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注重从供给侧发力,提升存量、做大增量,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化发展、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实施66个重点工业项目、30个市级智能制造重点项目,提升食品加工、机电制造、竹加工、新型轻纺等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大力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专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鼓励老企业退城入园。

工业结构轻型化 我市迈开变“轻”变“绿”步伐

2015年,我市轻、重工业分别实现产值893.2亿元和806.1亿元,轻重工业比重为52.6∶47.4。根据南平市统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我市轻重工业结构持续优化,轻工业比重较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意味着我市正朝着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思路跨步迈进。

政协委员温文辉建议,对有实力、有优势的龙头企业,应积极引导企业去人工化,实施机械化,发展品牌战略和走智能化路子。

提升重点产业技术装备水平 成效颇丰

轻重工业结构优化,说明我市近两年轻工业发展增速明显加快,工业经济中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下降,绿色、低碳产业比重上升。位于邵武金塘工业园的南平新发隆针织实业有限公司引入整体智能化体系,从生产到污水处理所有流程推行智能化,实现“机器代工”,不仅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还从根本上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公司负责人林艳春告诉记者,自从该公司先后投入1亿多元引进十二条进口全智能化生产线后,原先必须用工600多人,如今只需300人。

近年来,我市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突出抓龙头铸集群,提出重点发展“5+3”主导产业及现代农业,其中“5”是指食品加工、机电制造、生物医药、竹产加工、新型针纺等传统产业,“3”是指旅游养生、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着力构筑平台、促进融合,推动传统产业集聚化发展、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南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食品加工、机电制造、竹产加工、新型轻纺、生物产业、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全年累计完成产值1273.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比重75.0%,重点产业增势良好,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贡献度达89.0%,说明我市加快提升重点产业装备水平和产品层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着力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子是正确的。

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起步较快

我市要打造绿色制造业升级版,就必须把绿色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在工业结构上实现轻型化,意味着减少经济对土地、矿产等原材料的依赖,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在新兴产业方面,我市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大力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引进和培育智能制造行业龙头企业,鼓励、支持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整体技术改造,支持工业控制软件、信息安全软件、控制系统集成、核心自动化元器件及配套产品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已实施7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总投资106.59亿元,其中15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

位于武夷山仙店创业园区的武夷山捷安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与浙江理工大合作,通过与高校对接转化科技成果,开发生产数控机床,从原来的半机械化设备到如今的数控机床,成品率从20%升至80%。如今,公司拥有的专利技术获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

2015年7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九条措施》后,我市积极鼓励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智能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去年实施了首批43项智能制造重点项目,总投资41.38亿元,其中20个项目列入2015年省重点智能制造项目,项目位居全省第三位,目前已有4个项目获得省级智能制造专项补助共计350万元,此外,4个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获得市级补助资金230万元。今年还将积极推进首批20项升级智能制造项目实施,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实施30项以上市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

淘汰高耗能 节能降耗工作显著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我市最响亮的品牌、最宝贵的财富、最大的后发优势。近年来我市更是成功获得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智慧城市试点、低碳城市试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区域性试点等国家级绿色“金牌”,正努力创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

围绕绿色发展,我市正在动真格。去年以来,我市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显著,初步预估2015年万元GDP综合能耗0.783吨/标煤,比2014年下降5.9%,比2010年下降24.6%,注销、拆除落后燃煤锅炉290.3蒸吨,超额完成国家、省上下达的年度和“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

2016年,我市将继续推进产业低碳化发展,建立健全节能降耗工作的体制机制,强化节能降耗约束。围绕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实施一批重点节能技改和循环经济项目。产业低碳云平台项目投入运行,第一批百家重点耗能企业纳入能耗在线监测管理。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生态化、低碳化改造,建立健全产业低碳发展机制和导向性政策。

除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外,今年我市还将注重从供给侧发力,优化工业产品供给结构,通过改造提升一批,嫁接重组一批,淘汰关停一批,努力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适应市场需求。贯彻落实国家、省上关于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坚决关停、淘汰高污染、高耗能,已无法在市场生存的“僵尸企业”。

企业转型升级 获得绿色加速度

绿色生态,是南平的优势所在。如何利用这一优势,打造南平绿色制造业升级版? 在市人大代表、福建小密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向东看来,闽北企业要紧跟市场步伐,将眼光看得更远,挖掘闽北山青水秀的风景以及适宜做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优势,将闽北的风光和天然食品转换为生产力及经济效益。

在绿色中找到商机

“十二五”以来,我市坚定不移加快绿色发展,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协同共进。圣农、福建三三药业、白塔山茶叶、杜氏家居、味家、东平高粱等企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增强区域竞争力。

去年,小密酒业借助新建厂房之际向旅游产业悄然转型,将企业打造成闽北首家观光工厂,让游客在好看、好玩、好吃、好喝、好住中感受酒文化。黄向东介绍说,从2015年5月至今,小密酒业已经接待中外游客近4万人,并于去年底获评浦城首家3A级旅游景区。

2012年5月入驻松溪经济开发区城东园的福建闽瑞环保纤维有限公司,看重闽北绿色生态。企业从废旧纤维制品的再生利用上完成突破,提高了资源有效利用率。企业将分三期,总投资7亿元,一期投资生产产品主要引进现今可再生资源重复利用方面较为成熟的一项技术——日本东洋纺技术,采用再生资源聚酯瓶、切片经过多种工艺加工,生产涤纶短纤。去年,该公司积极策划“新三板”上市。完成股改并在年内获得证监会批准,在“新三板”的成功上市,让闽瑞环保纤维信心倍增,大力推进二期第三、四条生产线投产。

南平绿色制造不仅有引进来的企业,同时也有当地企业向外推广绿色生产产品。浦城福建兴达化机有限公司瞄准了绿色市场,看准北方丰富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农田废弃物资源,向其销售公司生产的利用秸秆等废弃原料提炼木糖醇的成套设备。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公司在北方的销售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在绿色中焕发生机

企业的绿色转型,要进一步通过新技术、新方式减少对能源资源的依赖和污染排放,同时通过加快推进自动化、智能化进程,在原料选择、生产工艺、绿色消费、循环利用等环节的整体设计,提高企业效率,让企业焕发新的生机。

2013年,南平市作为福建省唯一入选全国第二批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太阳电缆、南孚电池、和顺碳素、南平铝业、福建青松等一大批企业主动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和顺碳素通过技术改造,在预焙阳极生产工艺中,对重油进行了改质处理,提高煅烧热效率,降低未充分燃烧硫的比例,大幅度减少了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福建省南铝板带加工通过智能化改造、高新技术引进,建设南平铝业铝合金铸锭数字化车间,加快实施铝基复合材料项目,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智能化、技术化水平,提升企业能效。2015年,我市列入省经信委重点技改项目计划43项,争取国家、省上技改专项扶持资金2430万元。

政协委员温文辉表示,工业经济是推动南平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我市仍存在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新兴产业支撑不足等问题。他建议市直相关部门要抓住政策重大规划、上级政策和投资导向,确保更多好项目“花落”南平,抓好现有企业增资扩产、技术改造,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培育生物医药和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集群。

着眼绿色经济,加快发展。国家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城市、智慧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一面面“国字招牌”归属南平,这也显示了我市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路子的正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代表建言委员献策

人大代表徐俐敏:我市是全国智慧城市试点,智慧城市这个“金字”招牌争取到以后,这些政策的含金量很高,有很多可以利用的优惠政策,尤其是电子商务这种新型业态,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位置,如何抓住智慧城市含金量,做出工作成效,是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政府在规划和配套政策支持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人大代表陈祥平:建瓯被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建瓯笋竹科技特色产业基地”和“中国竹炭产业基地”,要发挥建瓯竹林面积居“中国竹子之乡”榜首的优势,大力推动笋竹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拓展笋竹资源的利用领域,打造竹产业孵化基地,建立优质、高效、可持续经营的竹林资源体系和具有区域特色的笋竹加工体系,打造全国笋竹产业发展的先行区。

政协委员陈培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要求,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要把握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契机,把握大陆资源市场优势和台湾的技术优势,搭建好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平台,把创业示范基地打造成特色明显、优势突出、适度超前的“样板园”,为此,建议尽快结合正在创建的“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通过带动中小企业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设立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园并重点扶持。

政协委员林瑞英:近年来,“互联网+”浪潮下的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催生新业态、培育新动力等的重要“引擎”作用更加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已有电商企业2000余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各县(市、区)应根据当地电子商务发展要求,制定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优惠政策;建立长期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深化与武夷学院、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定向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关键词

新兴产业倍增计划

名词解释:包括生物产业、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在内的产业,都属于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对接我市“5+3”主导产业发展蓝图,旨在做强做优食品加工、机电制造、竹加工、新型针纺优势传统产业的同时,补充倍增生物医药、旅游养生、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企业数量,提升占比。

我市情况:目前,我市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上,构建形成了“一核、两园、八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以武夷新区为核心,重点发展以设计研发为主的企业总部,打造南平工业园区和荣华山产业组团,以及邵武经济开发区、武夷山生态创业园区、建瓯工业园区、顺昌工业园区、浦城工业园区、光泽工业园区、松溪经济开发区及政和经济开发区等八个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

众创空间

名词解释:简言之,众创空间是一个新型的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它是顺应创新2.0时代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趋势,把握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有效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有利条件,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业者构建和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众创空间服务对象通常是面向所有创新创业者,但狭义上也有面向某一特定族群,比如专门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

我市情况: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从项目审批、孵化平台、融资渠道、互联网创业等方面提供支持。提出了力争到2017年全市建成10家以上、2020年建成20家以上众创载体,不断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的目标。

去年10月,全省首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落户武夷学院,基地包括武夷学院创新创业园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街区(简称“一园一区”),“一园”主要面向在校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项目孵化服务,同时承接全国全省创新创业导师的培训工作;“一区”主要面向大学毕业生提供创业项目的产业化服务,意在打造武夷山文化创意示范街区。除此之外,邵武市灵众互联网创客空间作为我市首家省级众创空间,享受到省级50万元的补助。现阶段该众创空间面向互联网+、智能硬件、高端科技等领域进行创新创业的人员,为他们提供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的学习、生活平台和项目提炼、资源整合、市场运作等全流程、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服务,已有27个创业团队入驻。

“孵化器+ 创业风险投资”模式

名词解释:孵化器指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和空间,让在创办初期的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知识型企业和创新创业型企业,让他们获得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和优惠,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对企业进行“孵化”,帮助企业“做大”,甚至“做强”。而创业风险投资在广义上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创业投资;而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对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

我市情况:目前,“孵化器+创业风险投资”模式作为我市提升创新创业活力的一种途径,还处在探索阶段。“孵化器”是模式中必备的硬件条件,为此,近年来我市积极打造武夷紫阳古城、延平新城(含朝日)、武夷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等一系列创业孵化园,重点为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创新创业团队,提供更多资金、政策、信息、知识、物流服务等保障。

(本版稿件由张莎 吴建琼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