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明年还来这里好不好?”一位小姑娘临上车前,仍在回头张望,依依不舍。“十一”假期最后一天,门头沟区梁家庄村村口,两位民宿管家送走了最后一户退房的客人。看着六口之家发车返程,梁家庄创艺乡居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焦轶奇长出一口气。打开微信,“十一”假期民宿收入数据已经发来:接待114人次,房费超过6万元。“刚才送走的那家人,已经预订了明年春节的房,今年‘十一’他们住的两个院子,都是两三个月前就预订的。”焦轶奇说。
梁家庄村位于北京最西部的门头沟区清水镇,距城区约110公里,属于典型的深山村。就在一年多以前,这里还是知名的低收入村。全村292户中低收入户就有80户,低收入人口135人,占全村人口近30%。
“十年前煤矿都关闭了,很多村民的月收入从4000元左右减少到2000元以下,养殖业不符合生态涵养区定位,仅仅依靠村里不到400亩的农田产出的高山芦笋、奇异梅、高山岩茶、生态农产菜等作物,无法摘掉低收入的帽子”。梁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肖清海说,“我们村致富路走得很艰难,直到一企一村结对帮扶项目给梁家庄送来了国资公司北科建集团。”
肖清海记得,2018年春节后,焦轶奇等一大批规划、建设人才进村调研,为梁家庄村“把脉”。一圈下来,看到村中几十个闲置的大院子后,讨论展开了:“这些院子能不能打造成民宿?只要把内部精装修一下,外部风格保持,应该可以吸引不少客人。”
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肖清海拍了拍村民李清海的肩膀:“老李,到你家132号院看看。”
别看老李家132号院内当时荒草半人高,屋内也灰尘遍地,“考察团”一眼就相中了这里。“您看,房梁是老的,房柁和房顶之间还有榫卯结构,这就是民宿特色,把菜地收拾一下,内部装修一番,准成。”焦轶奇说。
经过细致评估,老李家132号院动工了。2018年10月,这处荒废了4年多的院落焕然一新,280多平方米被划分成了九个房间。藕荷色的大沙发、雪白的席梦思大床、双厨卫亲子间、二层露台,全是现代化住宅风格。只有每间屋子的房梁和房柁,还保持着曾经的样子。
李清海告诉记者,第一批来132号院体验的客人在正房的房梁上挂了一个福袋,临走那天特意在门首和他拍照留念,让他有点受宠若惊:“这院子以前你给人家一百块钱,都没人乐意住一宿,现在成了香饽饽。”
看着一拨又一拨客人在自家院子进进出出,李清海打心里高兴,直到今年初从大队领回第一笔流转费,兴奋达到了顶点。“1万6千元,厚厚的一沓钱,我和老伴数了好几遍,不知道把这钱放哪好了。”原来,梁家庄创艺乡居高端精品民宿项目通过承包闲置农宅,和村民签署为期20年的流转合同,根据面积不同每年支付流转费,每满五年涨幅百分之十。
在李清海眼中,这1万6千元无疑是一笔巨款。他告诉记者,在搞民宿前,自己就靠着进城打工每月2000元左右的收入维持家庭日常开销,老伴是家庭主妇,平均下来,就戴上了“低收入”帽子。如今,有了这笔流转费,他再也不用进城打零工了:“我六十了,今年有了养老金,村里的护林队把我和老伴都选上了,每个月每人能挣600元,加上民宿的流转费,啥也不愁了。”
现在,村里一共有15个院在进行民宿改造,已经投入使用的有7个。由于推门见山的优势,都成了“网红民宿”。除了像李清海这样的“房东”,50位村民也在民宿找到了管家和服务员的工作。
“您看,把两块毛巾叠在一起,就是天鹅的底部,上面再加一块,就能做出天鹅造型,这是亲子间里的装饰之一。”正在收拾房间的民宿管家叫张建梅,今年42岁。今年3月份,她成为了老李家132号院和其他两个院的“管家”。别看她现在收拾床铺只需要七八分钟,刚开始上班的时候,光叠床一项,张建梅就要花费近20分钟。
张建梅说,之所以来应聘民宿管家,是因为她年岁逐渐增大,不愿意每周跑到几公里外的农家乐当服务员了,而且和农家乐每天100多元的工资相比,这里每月2000元的工资更具吸引力。
可录取后才发现,这里的要求非常高:“高端民宿对于每一个细节都有要求,比如被子的边沿要完全和床沿一致,不能里出外进,被罩的四角必须严丝合缝地压在床垫下。”张建梅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锻炼,张建梅成了几位管家中最受欢迎的一位,不仅动作麻利,接待客人时还十分细致,具有亲和力:“好多小孩特别喜欢跟我玩,每次退房的时候都不愿意走。”
累并快乐着,2000元的月收入改变了张建梅家经济的拮据,加上丈夫打工的钱,全家每月也可以挣到4000多元了。张建梅告诉记者,以前最害怕孩子每周从大学回家,仅仅300元的生活费她都要东拼西凑。现在,她可以毫不犹豫地把生活费交到孩子手上。“不光是我,我们这50个人,在这里工作的最大感觉就是踏实,有底。”张建梅坦言。
截至目前,梁家庄村80户共135名低收入村民已经全部实现脱低,这里的高端民宿产业仅仅迈出了第一步。肖清海说,明年,村里计划再亮相10个民宿院落,给更多的村民创造良好就业机会。
登上民宿二层露台,可以向东远眺官印山,梁家庄村正沐浴着摘掉“低收入”帽子的第一缕阳光。(张骜)
下一篇:最后一页
责任编辑:FRT136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