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云社发表声明,称旗下多位艺人的住址、行程等信息被多次泄露、传播及售卖,严重侵犯了艺人隐私权,将针对上述行为委托律师依法维权。然而声明发表之后,公开出售各种艺人个人信息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只需100元就能获得一名艺人的“打包信息”,无论是身份证号码,还是家庭住址、航班信息等。明星的隐私竟然成为一种商品,在网上有组织地贩卖,这究竟是由于监管不力,还是监督盲区导致的?这一市场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明星出行易泄露隐私
记者发现,从去年开始,在微博、微信、贴吧等社交平台上,以明星航班、手机、身份证或者“刷关”等关键词搜索,均可以找到很多相关卖家,大量贩子和机票商家聚集于此,形成了颇为热闹、且有自己“规范”的市场,比如,以各种拼音缩写代表的明星姓名和行程等。
这一“市场”的商品来源在哪里呢?曾经有人爆料,艺人的一些隐私是其粉丝或工作人员提供的,但贩卖隐私的“黄牛”们却均宣称“都是我们自己查的”。明星出行所涉及的环节人员众多,团队的工作人员、机场工作人员、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甚至卖航空保险的工作人员等,都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信息,都有流出信息的可能,令人防不胜防。
明星默许转化为贩卖
从“销售环节”看,虽然我国《网络安全法》有明文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但“黄牛”在网上“贩卖”明星隐私的行为,很难被发现和界定,买卖双方“互利互助”,“贩卖行为”很容易被买卖双方“转化”为“一起追星”等非商业行为。
早些时候,因为《流浪地球》而走红的演员屈楚萧就因在微博上吐槽身份信息被泄露、直接开怼“私生饭”,继而解散自己的粉丝团。而在德云社隐私遭泄露的演员名单上,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些演员大多是有所谓“粉丝”的“流量担当”。在“追星”粉丝的眼里,偶像明星的行程和航班信息并不是秘密,是可以“追”的,而很多明星也默认这一点,在机场遇到自己的“粉丝团”,不但毫不惊讶,甚至颇为配合。正是一些明星的默许,让粉丝认为自己购买隐私的行为并无不妥之处,而明星隐私的售卖也正是这套规则之中被默许的一环。
追星不能“无底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样的“交易”就在“受害者”默许、买家不认为自己做法不妥、“贩卖者”轻易规避违法风险的环境下,逐渐发展了起来。表面上,流量明星和粉丝都维持着“和谐”的状态,然而这背后却隐藏着不少隐忧。一位资深影视从业人员对记者说:“人都有年轻的时候,年轻人追星本无可厚非,但任何事都要有尺度,追星的底线是不违法。然而,将明星隐私当成买卖并形成产业链,这其中的违法成本最终还是要由明星和他们的粉丝来共同承担。”(丁晓晨)
下一篇:最后一页
责任编辑:FRT136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