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个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呈现“先升后降”走势,主要受春节因素的综合影响
针对就业形势出现的新变化,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精准施策,既要解决好总量问题,也要解决好结构性矛盾,确保就业局势稳定。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1%、5.3%、5.2%。尽管各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均低于《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5.5%左右预期目标,但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了0.1个、0.3个和0.1个百分点,这引发了部分人士对就业形势的担忧——是不是经济下行压力大,就业出了问题?
事实上,今年前三个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呈现“先升后降”走势,主要受春节因素的综合影响。春节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假期虽然只有7天,但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7天假期。根据经验来看,春节前大概4天至5天,春节后大概15天至20天都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今年的春节是2月5日。不过,从1月下旬开始,不少工人已经提前返乡过年。在春节假期结束后的15天至20天,一些企业陆续开工,工人们陆续回到工作岗位,出现了季节性歇业临时失业人员比重上升状况。可见,春节因素对劳动者以及用工企业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进入3月份,随着节假日因素减退,节后天气转暖企业复工,用工需求增加,求职者陆续找到工作,季节性歇业临时失业人员比重明显下降,失业率回落,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可见,前三个月各月城镇调查失业率的变化主要受春节因素影响。从总体上看,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24万人,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近30%,表明就业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车伟分析认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4%,与上年四季度相比持平,明显好于市场预期,为稳定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另一个角度看,前三个月各月,城镇调查失业率长期保持在5%左右,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非常接近充分就业目标。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失业水平既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热度高涨,经济拉动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国16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仍然保持在9亿数量级。这也意味着,我国就业人员总量大的国情没有改变。特别是由于外部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下行压力犹存,就业形势依然复杂,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而且,由于我国就业总量规模庞大,劳动者素质各有差异,不同行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各不相同,这就容易造成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出现“有人无事做和有事无人做”并存现象,使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部分行业、企业面临着稳岗压力,部分劳动者就业也比较困难。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不仅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还进一步明确提出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把就业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审视和推动。
当前,尽管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但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好、潜力足、空间大的特征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对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充满信心。针对就业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则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精准施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既要解决好总量问题,也要解决好结构性矛盾,确保就业局势稳定。(林火灿)
责任编辑:FRT136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