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TechCrunch网站3月7日文章,原题:在中国,送到家门口的食物不再像以前那么便宜
在中国,食品外卖的一大卖点是(较低)价格。以前,订外卖要比外出下馆子便宜得多。据说,这个行业已让那些足不出户的慵懒用餐群体沉迷于此。然而,这种状况或将不会再持续很长时间。近几个月来,中国用户发现他们通过饿了么和美团——该国最大的两家食品外卖App——订购的食品正在逐渐涨价。
原因何在?随着中国的食品外卖巨头在进行重大转变后改变业务重点,他们已开始准备在每个订单中多分得一杯羹——在某些情况下超过20%。
艾媒咨询估计,去年中国外卖市场的交易额达到2400亿元,同比增长18%。用户总数达3.55亿,这意味着如今1/4的中国人都在叫外卖。
在中国,食品外卖初创企业曾经非常乐意展开烧钱大战,因为他们背后是资金雄厚的支持者。如今的美团和饿了么的金主分别是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最初,补贴有助于招徕餐馆入驻并吸引大量消费者,但随着市场日渐成熟整合,投资者将更倾向于让投资变现。难怪外卖巨头们都在逐渐摒弃由补贴推动的增长。
中国的外卖巨头们到底如何向餐馆收取回扣佣金,详情不得而知。但众所周知的是,如今他们每几个月就提高回扣率,迫使很多餐馆正重新思考外卖策略。“我们的所有菜品都已至少涨价两元”,合肥某餐馆的老板如是说。
在中国,补贴推动时期已催生出一个仅通过厨房就能经营的“虚拟餐馆”群体。随着相关补贴逐渐减少,此类依赖外卖维持生计的餐馆正面临三个选项:关门,自己吸收新增成本以使顾客继续开心、(那些经营良好的餐厅)把新增成本转嫁到顾客身上。(作者丽塔·廖,王会聪译)
责任编辑:FRT136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