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本土原创文学如何呼应时代,写出更多打动人心的故事?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昨天揭晓,分长篇、中篇、短篇、非虚构四类,各有10部上榜作品,位居榜首的分别是李洱《应物兄》、迟子建《候鸟的勇敢》、班宇《逍遥游》、张新颖《沈从文的前半生》。
同期举办的“行走的年代——《收获》论坛”上,杂志方通过大数据抓取了1979-2018这40年来,680位作者发表在《收获》上的1618篇长中短篇,从小说每十年的地理位置变化、明快—沉郁作品比例、影视改编类型曲线、主题变迁等六个维度着手,解读《收获》40年作品风格的变化趋势。数据表明,上海、江苏作者领衔,发表作品的群体平均年龄40.9岁;《收获》影视改编作品中,比例最高的为讲述小人物一步步成长进取的“N型”,区别于常见的“主角光环”笼罩的“W型”,可见《收获》更乐于反映普通人日常喜怒的生活图景。
好的作品不仅记录,还引领时代潮流
文学双月刊《收获》由巴金、靳以创办,风雨六十载,荟萃各种风格名篇佳作,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简写本”。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收获》刊发了大量在文学史上引起重大反响的力作。光是作家王安忆37年间就在《收获》发表了《红豆生南国》《匿名》等30余部标杆或转型作品。
从数据解读来看,一般的文学史书写习惯将这40年文学发展过程描述为“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等前赴后继的文学潮流,《收获》无一例外地参与到这些文学潮流之中。不仅是记录者,很多作家和作品甚至也是文学潮流的引领者,精准捕捉呈现了“时代的表情”,带有一定的前瞻性。
准确的文学艺术判断与大胆尝试,让《收获》推出了一批新锐。当今文坛上不少著名作家曾是《收获》上的“新人”。数据表明,中国当代文坛的中坚力量,在《收获》的“出道”年龄多在30岁以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起,小说叙事和语言崛起了新的美学原则,《收获》两次青年文学专号推介构建起文学的新景观。马原、余华、苏童、格非等以非凡想象力和精妙语言引发文坛瞩目,《浮躁》《活着》《九月寓言》《丹青引》《许三观卖血记》等小说书写了日常生活的戏剧性,彰显了精神力量。
身处大数据时代,更需珍视个体审美感受
“大数据报告的出炉,让文学行业多了一位巨大的同行,其阅读面无疑远超在场所有优秀批评家。但文学的魅力,永远在表征时代的同时又克服时代对其的理解。怎么逃逸大数据的抓取,像密码一样写作,又能在机器之外直抵人心,这是当下艺术的险峰。”青年评论家黄平的发言引起广泛共鸣。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评论家张莉看来,越是身处大数据时代,可能越需要珍视批评家个人的审美判断。
“作品会在时间河流里经历自然淘洗,但当你直接面对尚未被历史选择的当下作品时,所有的阅读、判断、态度立场完全是属于个人的。”评论家谢有顺谈到,尤其是面对从未被阐释过的作品,押上我们的声誉和所有经验,以面对完全未知、纯粹个人的直觉来作判断,特别能检验一个人的眼光。这要求评论家和作家都要有当代意识,不是指写当代题材,更要站在今天的立场和情境里与时代对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具有公信力的榜单本身也是有效的文学批评。(许旸)
上一篇:列文话剧《冬季的葬礼》将成“2018北京喜剧艺术节”的闭幕大戏
下一篇:最后一页
责任编辑:FRT136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