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逸古堂柴胎【古彩珐琅皮球花茶器套组】做为逸古堂系列作品之一,设计创意灵感源于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清内府纸质画样中一些画风迥异的皮球花纹样。这些独特绣球面纹样以宝蓝色和白色颜料绘制,清新雅逸,观之有如惠风拂面。这些画样也许是为了定制宫廷衣料刺绣,也许瓷器,也许家具,这些不得而知。
【关于作品工艺】
景德逸古堂采用古彩和珐琅技法,以【清内府纸质画样】为灵感,把纸画平面图样用瓷器语言体现,资深画师们经过反复设计和绘制,逸古堂多次反复烧制研究配色,最终成器。
为达到艺术效果,茶器胎体使用仿古胎泥和仿古釉水,并采用传统马尾松柴窑烧制工艺。对四时花卉和吉祥纹样利用原矿珐琅和古彩技法填彩,脱胎于原图样,在工艺上和绘制激发做了很大技术突破,工艺水平无论是胎料,釉,上彩都尽善尽美,带给大家瓷质精美,花纹细腻,色彩瑰丽,造型独特雅致的皮球花茶器系列。
【关于皮球花】
皮球花,是一种不对称、呈散点分布的纹饰,三两成组或单个呈现,多用于瓷器。皮球花在清代雍正官窑瓷器上开始普遍应用,且多出现于粉彩瓷器上;与此同时,宫廷漆器、家具及服饰等诸多类别中,都能见到以皮球花作为主题的装饰。清乾隆及其之后历朝,景德镇开始大量烧造皮球花民窑瓷器。
【皮球花前世今生】
马未都所著《瓷之纹》写到“皮球花的形式来自东瀛日本,日本漆器上有这种纹饰,进入中国后被中国陶瓷工匠学习并加以利用”。
皮球花瓷器烧造时间长、使用范围广,从清雍正至清晚期,从官窑到民窑,在国内外公、私博物馆都能捕捉到其身影,艳丽清逸的粉彩、含蓄淡雅的青花,沉稳端庄或小巧精致,单件或成对。脱胎于日本漆器的皮球花,不再是某个家族的标志,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得更加自由和广泛,体现在宫廷漆器、瓷器、家具及服饰等诸多门类,也正是凭借瓷器这一载体,皮球花—这种全新的装饰得以更好的应用、延续,或为主体纹饰,或为辅助纹饰,在瓷器装饰纹样中占有一席之地。
上一篇:绿瘦为中国跳水队征战世锦赛激情助力 倡导传播健康理念
下一篇:最后一页
责任编辑:FRT136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