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全年销量趋势已定,车企开始杀入网约车市场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近日,包括福特、丰田、大众、戴姆勒和宝马等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宣布进入出行服务领域,推进中国的网约车市场。作为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和共享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车企进入这一领域不单单是一种新业务探索,在销量下滑的中国汽车市场当下也十分的应景。
醉翁之意不在销量
12月14日,宝马中国正式在中国市场启动BMW即时出行高档网约车服务,并把成都作为首个落地的城市。初期,宝马将为该网约车服务车队提供100辆525Li M运动套装车型和100辆BMW 530Le(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起始阶段的目标客户将横跨商务和高端私人领域。
从初期投放的数量来看,200辆宝马并不能给宝马中国的销量带来太大的贡献,但是作为一个新业务,宝马很早就对出行服务市场寄予厚望。2011年,宝马集团就与全球领先的汽车租赁公司Sixt合资成立了高档汽车共享服务品牌DriveNow。2017年年底,宝马集团全资控股的ReachNow旗下分时租赁品牌EVCARD分时租车正式落地成都,向市场投放了100辆纯电动BMW i3升级版。
有报告称,2017年,中国按需出行市场(包括网约车)价值超过150亿美元,预计这一数值未来几年将以每年33%的增幅,到2025年达到2010亿美元,到2030年达到6560亿美元。正是强大的市场需求,让急于寻找出路的车企看中了出行服务市场。一些机构预测,随着汽车市场逐渐成熟,汽车厂商及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会继续下滑,而移动出行服务商的利润会逐年增长。
一些汽车市场人士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对于车企而言,进入潜力巨大的移动出行服务商有三大好处,一是迅速撬动资本市场,短期实现品牌销量提升;二是构建城市出行生态系统,为下一代电动化、智能化汽车时代积累经验;三是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的出行需求,打造全新的出行服务品牌。
开启车企出行服务新路径
在宝马成立出行公司之前的10月份, 戴姆勒集团与吉利控股集团已经在讨论设立合资公司,并计划在中国推出网约车和共享汽车服务,投放的车辆除了高端品牌奔驰的车型之外,戴姆勒与比亚迪合资生产的腾势电动车也将纳入其中。
而实际上,吉利集团早在2015年就已经投资了曹操专车,并获得了A轮总计10亿元的投资。目前,曹操专车平台运营车辆全部为吉利帝豪EV,在全国28个城市的运营车辆数量或已经接近3万辆。戴姆勒也早在重庆等城市布局了自由流动式汽车共享服务即行Car2Go和站点式汽车共享服务Car2Share随心开等出行品牌,向市场提供奔驰旗下的smart车型共享服务。可以预见,此次戴姆勒和吉利集团成立合资出行公司后,将在出行服务这一新业务上形成互补,抢占网约车市场的制高点。
当然,与滴滴、易到等互联网公司的网约车平台相比,传统车企的网约车平台在规模上稍逊一筹,但是由于自建车队及全新的管理系统,在运营上车企的网约车仍然具有一定优势。首先,车队采购及管理成本大幅下降。以曹操专车为例,除了车辆本身外,吉利的电动车管理网络能随时捕捉到每一辆车的及时信息,包括所在位置、剩余电量、充电站规划等等;其次,是运营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人性化。与带车加盟为主的互联网公司网约车不同,车企的网约车平台为自建车队,车辆干净整洁,司机服务更加规范。
车企为何集体进入网约车市场
实际上,令车企普遍感到担忧的是,随着私人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城市道路将变得越来越拥堵,今后消费者开车的意愿将大幅下降,汽车将从拥有权逐渐向使用权转换,而共享化将成为未来一种出行趋势。当下,车企纷纷抢占这一风口,正是出于一种战略的考量。
仅仅在2018年,就有多家车企从传统的生产制造,拓展至出行服务。7月13日,一汽、东风和长安签署协议,确定单方合资组建T3出行服务公司,搭载出行服务品牌。8月20日,长安汽车推出共享出行品牌“欧拉出行”,开始长短租、分时租赁和网约车租赁业务。9月27日,众泰和福特签署《合资经营合同》,成立众泰智能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发力网约车市场。11月12日,上汽集团宣布,正式推出“享道出行”品牌,并在上海开始试运营。11月28日,江淮与大众汽车、西雅特三方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在中国启动出行移动新模式的探索。丰田汽车也以并购的方式布局移动出行计划,准备在东南亚启动移动网约车服务项目……
众所周知,在资本的推动下,中国网约车市场实际上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对于车企而言短期内仍然是一个烧钱的项目,但是并不会影响进入这一领域的热情。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实际上在车市下滑的市场环境下,网约车有点像过去车企的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只有抢占这一互联网入口,车企才能在下一轮竞争中把握先机,及时与汽车金融服务实现嫁接。长远来看,车企最终看中的仍然是销量和利润。(文/ 何登峰 供图/高月)
下一篇:最后一页
责任编辑:FRT136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