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监管趋严,支付清算等业务违规成为央行整顿重点。第三方支付机构处罚纪录屡次刷新,进入2019年,央行在强监管态度上并未“松懈”。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央行对支付机构开出罚单近140张,累计罚单总额将近2.1亿元。而进入2019年,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已经有10家支付机构收到罚单,处罚金额达593.14万元。
9家支付机构收罚单
罚没金额达593.14万元
2019年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北京钱袋宝支付技术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相关制度规定,处罚款10万元。这是目前为止,央行公示出来的2019年最早的一张罚单。
据悉,北京钱袋宝支付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2017年变更注册资本由1.04亿元增加至4.04亿元,百度企业信用信息显示,股东包括北京钱袋网智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此后,1月16日,中付支付和拉卡拉支付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分别被罚款25万元、4万元。1月17日,杉德支付网络服务发展有限公司,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被罚款人民币15万元。
而就在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连发9张罚单,其中涉第三方支付公司有6家。根据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此次罚单中违法行为类型均为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日期为1月21日和22日。6家支付机构累计被罚没539.14万元,易联支付、合利宝支付两家被警告。
不完全统计来看,10家支付机构罚没金额达593.14万元。其中,受罚金额最高的为易联支付,合计罚没超350万元。据悉,易联支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大型非金融支付服务机构,注册资本为1亿元。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支付作为金融行业甚至整个经济活动的基础设施,经济金融活动的各种风险都有可能通过支付环节显现出来,并集中在反洗钱、收单商户管理、备付金管理、无证经营等方面出现问题。支付领域的问题不断在客观上造成了支付领域罚单不断的表象。”
跨境支付
成业务突破口
随着金融监管趋严,支付清算等业务违规成为央行整顿重点。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第三方支付机构处罚纪录屡次刷新,“千万元罚单”频现。
根据网贷天眼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12月底,央行对支付机构开出罚单近140张,累计罚单总额将近2.1亿元。
业内人士判断,第三方支付行业野蛮生长结束,合规化、严监管是必然趋势,整顿过程中优化牌照资源配置,必然会淘汰一批第三方支付企业,实力强、合规化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将凸显。
有统计发现,在去年的罚单中,违反非银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罚单案例最多;其次是违反收单业务;而2018年全年,涉及外汇管理条例、反洗钱规定的罚单相比往年数量明显增加。
不可否认,伴随着行业强监管的持续,支付市场洗牌和整合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这种整合和洗牌体现为:一方面大型支付机构的固有优势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小型支付机构则面临生存危机。数据显示,央行已经注销逾30张支付牌照,不少中小支付机构已经“离场”。
在这种情势下,“跨境支付业务成了重要突破口。”有业内人士认为,除了积极开拓业务场景,比如围绕物流等场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也将是重要突破口。
易观1月9日发布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跨境出口电商2018年的交易规模预计将高达7.9万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25%以上,交易额增加了1.6万亿元左右。跨境电商巨大的增长空间,驱动第三方支付纷纷布局。
业内人士认为,2017年以来,在监管环境持续收紧、业务同质化竞争、市场空间逼仄等大环境下,与跨境电商相关的跨境支付业务,在境外收付款、境内换汇、支付、周边生态建设等方面都有大量需求,这将是第三方支付未来的蓝海。(李 冰)
下一篇:最后一页
责任编辑:FRT136
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