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因一场“小感冒”,最终不幸身亡;一位90后男青年“头晕”,最终被送入ICU抢救;阿婆因一场咳嗽变成“肺癌晚期”……近期,有多篇讲述自己或家人就诊经验的文章在网络引起转发热潮。许多人深受触动,留言表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没想到小毛病竟然会让人阴阳相隔”。
医生们告诉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其实,让人们唏嘘不已的感冒、发烧、头晕、血小板降低等所谓的“小毛病”,并不等于“小病”,相反,在有经验的医生眼中,它们有可能是重病发出的第一声“警报”。
热门就诊文 不能当成“治病防病指南”
广州某知名医院公众号的运营者钟杉(化名)认为,这类就诊文章频频在网上引起转发热潮,恰恰说明人们对疾病早期发现、规范治疗资讯的渴求。“这几篇文章事无巨细地描述了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客观上起到了就医指引、科普的作用。”钟杉说,例如有一篇文章,让不少读者认识了堪称“救命利器”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即“人工肺”)设备。有的文章则介绍自己就医时走的弯路,指点同病相怜者该如何善用医院的资源,提高就诊效率。
这类文章打动不少读者的,还在于作者对疾病和生命的认识。作者对就医过程中观察到的医生护士工作状态的记录,也有利于公众增进对医务工作者的了解和理解。
不过,如果把这些出自病人或家属之手的热门网文,完全当成“治病防病指南”,可能会受到误导。钟杉指出,虽说是“久病成良医”,患者在对抗病魔的过程中,在和医生的接触中,会比普通人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但因缺乏专业训练,难免会有错误认知。文章中对病人种种不适的描述,有些是准确的,有些却容易误导公众,让人误以为“小病没治好,导致进展为重症。”
例如,此前热转的一篇出自肺癌患者家属之手的长文,单看标题,容易让读者误以为“老人的慢性咳嗽没治好,才变成了肺癌”。实际上,慢性咳嗽、痰中带血,正是肺癌的早期表现。而在另一篇文章里,人们会以为老人是因为不合时宜的开窗通风才得了“感冒”,以至于一个月后与亲人阴阳相隔。实际上,夺走老人性命的罪魁祸首是因症状相似、起病阶段常被人们误当做 “小感冒”的流感,由于可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的并发症,流感每年都会夺去不少老人甚至青壮年的生命。
血小板降低是“贫血”?还可能是白血病
“经常有门诊病人说自己‘身体状态还不错,只是体检发现有点贫血,是小毛病’。我们血液科医生一看检验单上血小板这一项的数据,就知道情况很不妙。”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李娟教授说,血小板降低,常被人当成常见的“贫血”。实际上,当血小板下降到三万以下时,病人随时有自发出血的风险,万一发生颅内出血或者重要脏器、重要血管的大出血,病人可能很快身亡。这种情况一般会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及各种类型的白血病有关。
“中性粒细胞缺乏”不是病?警惕感染性休克
“中性粒细胞”是血常规检验单上的必检项。很多人觉得“中性粒细胞水平低一点,不算病。”“有些中性粒细胞缺乏的病人觉得什么事都没有,到处跑。实际上,医生很为他担心。”李娟说,中性粒细胞的正常参考值为1.5 x10的9次方/升,如果中性粒细胞低于0.5x10的9次方/升,要特别警惕可致命的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在一旁虎视眈眈。
李娟解释说,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堪称身体里的“卫兵”。当中性粒细胞缺乏时,一旦发生感染,病人会因失去有效保护,立即进入感染性休克状态,出现多器官衰竭。
对于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即“再障”)以及所有化疗后的病人,都要重视中性粒细胞这个指标。尤其是肿瘤化疗的病人,千万不要以为肿瘤没有复发就是万事大吉,也要关注有无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情况,跟主治医生密切联系,必要时寻求血液病专家的指导。
少年夜间“生长痛”?当心骨癌作祟
青少年夜间出现腿痛,常被家长当成“生长痛”,认为不需要处理,或者把关节出现的肿块当成“运动扭伤”,贴几剂药膏“活血化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科主任沈靖南教授指出,实际上,这可能是骨癌的早期表现。骨癌发病率占儿童肿瘤的15%~20%,其中最常见的骨肉瘤更“偏爱”10~20岁处于骨骼生长旺盛期的孩子。
骨肿瘤发病早期,孩子四肢会出现不规则的隐痛和不适,容易与运动拉伤混淆。但是,运动拉伤往往出现在运动后,而肿瘤引起的疼痛有可能跟运动没有关系。起初,这种疼痛表现为间断性的,渐渐持续地剧烈疼痛,在夜间或者平静的休息状态时更为明显,白天活动时反而没有那么明显。
沈靖南指出,在骨肉瘤早期,80%的病人能在足部摸到缓慢生长、位置固定的小肿块,界限不清楚,压下去会痛。50%的病人则会有“夜痛”,而到了晚期,基本所有患者都会有“夜痛”,孩子可能晚上辗转反侧,痛得睡不着。
沈靖南提醒,当孩子肢体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肿胀,当夜间或者休息时出现肢体疼痛,且按外伤治疗无效时,就要小心恶性骨肿瘤的可能,应该到医院骨科做详细检查。
便后出血是痔疮?或是结直肠癌表现
俗话说“十人九痔”,很多人对便后出血不当回事,尤其是痔疮患者,以为自己最近吃得上火,或者大便硬结,导致痔疮出血。实际上,所谓的“痔疮出血”也有可能是结直肠癌的表现。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高翔教授指出,对于是痔疮还是结直肠癌的表现,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便血颜色越深,距离肛门越远。如果是痔疮、肛裂或直肠息肉导致的便血,颜色往往鲜艳。结肠炎导致的便血次之,颜色发暗的便血往往提示和肠道肿瘤、直肠癌有关。
当然,一旦发现便后出血,最靠谱的选择还是尽快到医院消化内科做“粪便潜血试验(FOBT)”,如果检查结果为阳性,就需要做无痛或肠镜进行确认。
需要提醒的是,粪便隐血试验仅能检测到30%~65%的大肠癌,对于大小在1厘米以上的癌前腺瘤,检测率最高也只有三成。同时,潜血筛查“假阳性”的机会高达20%。如果检查前吃了猪血、鸭血、红肉火龙果,都可能导致大便潜血检查拉“假警报”。如果市民的潜血检查为阳性,但因血压、年龄、心理等因素无法耐受属于侵入性检查的肠镜,还可以考虑采用准确性更高的“粪便肠癌基因检测”。
上一篇:10岁未成年游戏进行充值13次 监护人提起诉讼求返费
下一篇:最后一页
责任编辑:FRT136
社会